漢軍出鎮南關以來,安南軍民足足死了六十萬。其中近十萬是邊關狼兵殺的,其餘五十萬都由漢軍斬殺。
漢軍五萬親兵就能消滅五十萬安南人,自身傷亡也不是很大。這也是十幾萬狼兵再也提不起反抗的原因,各將軍總兵不敢違令,龍州的鎮南軍和梁恩的漢九軍也順利組建。新擴軍至十幾萬的邊軍,剛好分配為鎮南軍和漢九軍。
鎮南軍十萬人馬大部分是漢人,漢九軍人馬全都是各族部民。安北軍覆滅後,大部分邊軍也開始趕往姚江一線駐守。
救治完草木兵後,陳雄也開始轉生草木兵。
安南國最後的主力,三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出發。為防漢軍偷襲,他們緊緊行軍,不敢分散也不敢急行軍。波來古大將軍似乎也不擔心漢軍援兵,探情報:漢王的大軍還在廣東,沒有一個月根本趕不到。何況這雨季,大軍更難趕路。
但他忽略了邊關狼兵,北地安南人已經不敢探視漢人,波來古也無法知道漢軍虛實。在他的估計,狼兵同樣損失慘重,以他估計現在漢軍上下絕對不超過十萬,甚至能戰鬥的都不到七八萬。
哪怕是安北軍也沒能靠近漢軍探查,逃兵的心裡也不敢相信打敗他們的只有五六萬。
安南大軍來攻正合陳雄之意,如今他只有十條大綠蛇,稻草兵也全軍覆沒攻城之力已是大減。
運來的模型沒有獸兵,但重騎兵足有七千之多。嶺南石料豐富,石匠也很多多,甚至佛山縣小半地區都以石工為生。四衛城建成後,許多石匠也都參加製造石人。滿清佔領中原,吳久心裡也是非常不安!他知道這些石人才是對抗滿清鐵騎的主力,相比木人他更看重這些重騎兵。還有木牛木馬也是他最為喜歡的,對於肉類大戶虎狼獸兵他卻不那麼喜歡。
一天之內吳終就把三十個重騎軍擴軍到九千騎,同樣還有多餘的幾千運輸戰馬。包括他的親衛重騎,所有的重騎兵足有一萬人。這才是真正的:重騎不滿萬,滿萬則無敵。
吸收了幾十萬惡魂讓他的身體適應性再次提高了許多,這也是他能大批擴軍的原因。或許是地獄之門對他的獎勵,如今排放生靈之力已經不影響到他的身體。但最大的影響範圍依舊還是一百米,超過一百米生力就會被大地吸收。
重騎之後,木牛也轉生了幾千。
當安南國三十萬大軍抵達升龍城時外時,三大親軍步兵已經達到了六萬人。加上重騎軍和親衛陳雄的草木兵已經達到七萬人,同時他能控制的惡魂碎片也所剩無幾。
生一收百,這段時間他也總結出:轉生一個草木石兵平均就需要收取一百惡魂。
除了七萬親兵外,城裡還有五萬邊關狼兵,姚江南北各城寨也駐守著五萬狼兵。由於嶺南各部族和各州府的態度不明,老將龍州也不敢把鎮南關一線的狼兵全部派出。他不希望漢王回師的時候,還要再打一次鎮南關!
鎮南關是龍州的老家,他可捨不得被漢軍摧毀。
“主公,安南人在紮營,我邊軍該出城還是先據守一段時間?”按照老將軍的意見,應該據守城池:等安南人計程車氣消耗時,就是他們出城決戰之時。
七萬草木親兵就在碼頭上,他們全是裝備精良,何況還有五萬邊關狼兵。
陳雄搖頭:“安南三十萬大軍在本王眼裡不過是土雞瓦狗,諸位將軍可敢決一死戰。”
“末將請戰。”龍州毫不猶豫請領,眾將軍也是立即請戰。
陳雄滿意的點頭,這些將軍沒有一絲懼意,哪怕沒有漢親兵,這五萬狼兵也敢向安南大軍發起決死衝鋒。或者是環境影響,狼兵說戰就一會決戰到最後一人。嶺南漢人也許內戰輸一籌,但外戰絕對不會認熊。
歷史上英法本想入侵殖民大清的西南各省,但西南各省民眾頑強的抵抗意志,也徹底打消了英法直接入侵的打算。
安南大軍謹慎了許多,哪怕知道碼頭上有七萬兵馬,他們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波來古放下望遠鏡,嘴角的苦澀再也掩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