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彪笑道:“天子腳下,難免一些人吃飽了沒事幹,也許我們認為他們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可有人覺得這是一場博弈。”
李星搖了搖頭道:“博弈什麼的我不管,我此行目的只想告訴張兄,江南的糧食來源斷了。”
張大彪皺眉道:“李兄,怎麼回事?”
李星道:“不僅我們徽州府,整個南直隸四十個州府將近一半地方遭遇了旱災,非常嚴重,遍地餓殍啊,南方的糧食消耗極大,還有許多人在囤積,糧價近乎翻倍,若是按照往年那樣收購再運到京師販賣,那可就要賠本了。”
張大彪沉吟道:“無妨,上面前段時間讓我準備回南方發展,京師這裡的產業也無所謂了。”
李星認真道:“張兄是否依附的過早了?現在的形勢可不大明朗啊,京師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皇太子的局面非常不利,你可要三思而行啊!”
張大彪笑道:“我等商人,有時候做的生意本就冒險,投入的越早,回報越是豐富。”
李星急道:“可你若失敗了,對我們徽幫的損失可謂是不小,你要為我們考慮啊。”
張大彪嘆了口氣:“我們徽幫近年來雖發展的很好,不過比起晉幫還差了一些,那幫傢伙現在都到我們地盤搶生意了,我們若是繼續平穩發展,估計連兩淮之地家門口的生意都不好做了。”
他接著道:“我看似在賭,然而憑我在生意場上多年的眼光來看,皇太子不會輕易倒的!”
勇衛營中駐地中,營寨高築,四周的瞭望塔全天十二個時辰哨位不斷,龍驤夜不收更是潛伏在皇城和京師各部京營駐地附近。
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勇衛營就會得到示警,隨時準備以強勢姿態率先出擊,徹底擊垮來犯之敵!同時駐守在新城部分勇衛營也會得到示警,裡應外合,同時舉兵。
第二日,皇極殿中依舊舉行了朝議,大明各衙門最核心的文武官員匯聚一堂。
崇禎雖然不打算廢太子了,但對勇衛營舉動依然耿耿於懷,決定朝議處置。
溫體仁一改往日作風,首先出班,語氣森冷道:“陛下,黃得功和孫應元心術難測,他們膽敢在承天門重地兵圍都察院,殺御史!藐視陛下,藐視朝廷,臣請殺之!”
禮部尚書姜逢元道立即出班反駁道:“兩位總兵領勇衛營東征西討,多次大捷,斬敵數萬,將建奴趕回關外,如此大功,忠義雙全,反遭言官猜忌,豈不讓忠勇將士心寒?”
刑部右侍郎楊廷麟也奏道:“眼下京師中百姓對勇衛營的風評極佳,還有許多人跪伏在大明門前,請陛下切勿寒了忠勇將士之心。”
閣臣薛國觀笑道:“一群刁民而已,朝廷的決斷還需要受他們影響?真是可笑!”
崇禎眉頭一皺,看向了內閣,卻見內閣幾人安靜無聲,賀逢聖假裝沉思應對之策,黃士俊直接垂頭看著地上發亮的金磚,不參於他們鬥爭。
黃士俊當京官三十載,沒有革故鼎新的偉績,也無遭人唾罵的劣行,倒由於他學識淵博,工作勤奮,處事公正,因而獲得“清正”的美譽,在當時烏煙瘴氣的官場,確是難能可貴。
崇禎也看重他這一點才讓進了內閣,本想讓他實實在在辦點事情,卻沒想到這老東西什麼事都不管!
處於腐敗透頂的官場而能獨善其身因然可贊,而保持清醒頭腦不陷入朋黨傾軋的漩渦也不失為聰明之舉,黃士俊不可謂不是個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