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世家子弟,見慣了那麼多的世家公子,花銷如流水,彷彿就好像泉水一樣,無窮無盡。
這些都是什麼來帶的,就是地位所帶來的。
很多年輕人都在爭,其中最為出色的莫過於張惜年,年輕一輩就是他混到了最頂級的世家子弟圈子。
這就是身份地位,這就是能力的象徵。
自知無望的一些人,都吸附在張惜年旁邊,期待著這位有能力的合法繼承人之一,重新奪回家主之位。
張家本就是一個大家族,張惜水一個女人,精力有限,能夠掌控住家族的經濟命脈已經是很努力的結果。
還要維持住一大家子的關係,實在有些勉強。
在張家年輕的男丁都不太親近她,長年在外奔波,也讓她對張家的控制力不足。
要不是掌控著張家的財貨,還有一些看的明白的老人支援,估計年輕一輩要造反了。
畢竟是世家,已經有一套成熟的底細,不管底下的人如何陽奉陰違,掌握大義就是強勢一方。
只是底下各種眼線,她就無法管太多了。
雖然也有她的人在,可那些張家男丁也不是吃素的。
拉攏外人可能難,對付自家僕人,還是有手段的。
層級森嚴的燕國,主家地位永遠在僕人和附庸之上。
張惜水一年有近一半的時間不在張家坐鎮,加上她本身性格溫和,導致了很多下人都會投靠到張惜年一方去。
即便張惜水有張家家主的名義,可惡人才能治小人。
就是因為張惜水對下人溫和,下人們不會看張家如何如何,而是看自己的利益如何。
投靠張惜水就要被張惜年整,還非常慘。
投靠張昔年卻不會被張惜水責罰,作為小人物當然有自己考量,他們不懂什麼大義,不懂什麼情勢。
他們只會看清楚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自己過的好不好,僅此而已。
下人們想來對府中各種訊息流傳得極快。
張惜水與一陌生男子,說說笑笑,疑似這俊朗男子即將入贅。
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張惜水專門從外面找了一個俊俏的男人入贅。
不日即將成婚。
這訊息一聽到,張惜年就坐不住了,張家家主之位他是志在必得。
之前就一直拖張惜水後腿,還跟那些公子哥們一起嘲笑自家家主。
這是得罪狠了。
已經沒有退路。
張惜水要是跟別人成婚,剩下孩子來,地位更加牢不可破。
這根本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