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面對皇帝時,他又害怕皇帝腦抽風。萬一皇帝想拉著林泰來一起死,林泰來被迫“布衣之怒血濺三尺”又該怎麼辦?
該說的都說完了,沈首輔在眾人面前,提筆開始草擬詔書,內容大體就是皇帝剛才口述的內容。
等沈首輔寫完了後,經皇帝確認無誤,便讓內監用寶,如此一份具有合法效力的詔書就完成了。
只是目前這份詔書還不能稱為遺詔,畢竟皇帝還沒駕崩。
林·準護國公·泰來看著沈首輔手中的詔書,心裡思慮萬千。
在原本歷史上,只過了半個晚上,萬曆皇帝病情突然又好了,便急不可待的派太監把詔書從首輔手裡搶了回來。
像什麼罷礦稅、大赦政治犯之類的旨意,通通都反悔不作數了!
不知道在本時空,事情又會怎麼演變?
皇帝的“政治遺言”交待完畢,身心放鬆之下又陷入了昏迷。
閣老們就此向李太后提出告退,在外面等待那個“最終”訊息。
臨走前,林泰來對李太后提醒道:“太子殿下為大明之未來,還請太子殿下暫避於東宮,以免沾染病氣。”
走到外面,林泰來看著沈首輔手裡的詔書,試探道:“詔書由誰來保管?”
沈首輔強硬的說:“我乃首揆也!”
而後林泰來也就沒再說什麼,與閣老們一起來到皇極門外,此時三品以上的部院大臣都已經聚集在這裡。
為安撫人心,沈首輔將向朝臣們展示了手中的詔書,表示“後事已經安排妥當,大家不必驚慌”。
只等皇帝駕崩,就把這份已經完工的詔書發出去。
朝臣們自然也能明白,皇帝的生命只怕就在須臾之間了,所以眾人並沒有散去,退到午門外的東朝房繼續等待。
林泰來作為託孤大臣之一,也隨大流的在東朝房。
漸漸的天黑了,午門落鎖,除非有非常之事,宮門在夜間不會開啟。
但大臣們都沒有走,仍然在午門外的東朝房守候著。
可能是都想第一時間知道訊息,就有機會第一時間去東宮,在新君面前刷存在?
但是等了一夜,午門也沒有破例開啟,眾人不由得疑惑的看向閣老和林泰來這幾個託孤大臣。
先前你們不是暗示,皇帝馬上就崩,怎麼拖到現在也沒訊息?
天色又亮了,午門的掖門按規定開啟,有個太監匆匆的跑到東朝房,向大臣們宣佈說:
“昨晚半夜三更時分,皇上清醒了,又休息到今早,龍體眼看著是大好了。”
熬了一夜的眾大臣:“.”
這是玩呢?遺詔都寫了,皇帝你老人家又不死了?
林泰來暗自嘆口氣,果然還是少不了波折。
(今天沒寫完,那就只能明天再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