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是萬曆二十二年下半年,京師朝堂上的國本議題忽然又熱了起來。
新上任的禮部尚書趙用賢上疏,請求冊立東宮。
首輔趙志皋看到這情況,心裡不太有底,以密信詢問在蘇州安居的林泰來。
當密信抵達蘇州的時候,林泰來正站在院中,仔細察看幾條藤蔓,彷彿觀摩什麼珍寶似的。
一群妻妾兒女站在旁邊莫名其妙,本來說好今天一起出門秋遊,但林泰來突然收到了這幾根藤蔓,然後就不走了。
說起這幾條帶著沙土一起送來的藤蔓,來頭倒是不小,乃是林泰來一手提拔的福建按察使徐貞明送過來的。
據說林泰來派徐貞明去福建做官,主要有兩項任務,一項是海貿,另一項就是尋找一種植物。
察看完畢後,林泰來心滿意足的說:“終於看到了番薯藤啊。”
從福建趕過來的徐貞明家僕介紹說:“我家老爺在福建全省蒐羅了幾年,才尋找到番薯這個作物。
大概就在近年,有福建鄉人在呂宋見到此物產量甚大,便將番薯藤偷偷從呂宋帶回福建,並且開始種植。”
林泰來大加讚賞道:“好物產!應當快速推廣,尤其該在北方推廣。
雖不能長期當主食吃,但仍可大為緩解糧食壓力。
待我先以通訊司江南行司的名義,獻給皇上!”
門客錢世揚見林泰來還沒出門,就來稟報說:“馮夢龍求見。”
老蘇州人都知道,林侯爺在“學術”方面有兩個名義上的弟子。
一個是蘇州文藝半壁江山文家的未來希望文震孟,另一個是林氏集團首席醫士馮太醫的兒子馮夢龍,今年都是二十一歲。
林泰來只得又暫時推遲了出門時間,在大門好奇的對馮夢龍問道:“今日怎麼突然來見我?”
馮夢龍訥訥的答道:“馬上要啟程去南京參加今年秋闈,特來辭別”
林泰來不由得心生感慨說:“不知不覺又到了鄉試之年了嗎?我兩次南京打拼鄉試的過往,彷彿還歷歷在目啊。”
馮夢龍有點不好意思的問道:“老師知道本次南直隸秋闈的主考官是誰嗎?”
林泰來沒好氣的說:“三年前你若來這樣問我,何至於今年還要去參加鄉試!”
馮夢龍說:“三年前想著憑自己本事試試看若老師知道今年主考官是誰,就要煩請老師寫封信。”
林泰來答道:“我不知道!我人在蘇州,哪裡知道京城會派誰去南京?”
馮夢龍有點失望,看來這次還是幫不上忙了?
隨即又聽到林泰來說:“不過我還是可以寫信,你拿著我的書信去南京就行!”
馮夢龍愕然道:“老師不知道主考官是誰,怎麼寫信?”
林泰來傲然道:“按照朝廷法度,兩京鄉試主考官必定從六品以上詞臣中選擇。
反正我的書信不寫收信人,無論是誰來當主考,你只管把我的書信給他就行!”
馮夢龍:“.”
他這樣的底層出身做題青年,對頂級權勢的影響力真是一無所知。
隨後又想起什麼,馮夢龍又道:“主考官抵達南京後,會立刻鎖入貢院,外人完全接觸不到,如何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