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別人想繞過這個規則,總得付出些什麼代價吧?”
考功司郎中,林泰來;文選司員外郎,林泰來的妻侄王象蒙。
這個人事佈置,簡直就是圍繞在文選郎外面的護城河。
王天官有點懷疑,林泰來先前強勢入主考功司時,是不是就已經算計到今天了?
兩人正說著話,突然有錦衣衛官校衝到了門外,大叫道:
“海虜入寇甘肅洮、河!皇上傳旨,今日御臨文華殿!召三品以上文臣、都督以上武臣、掌科掌道、翰林學士、兵事相關郎官火急上朝!”
聽到突如其來的旨意,王天官和林考功猛然站了起來,心裡震驚萬分!
擺爛的皇帝竟然出了內宮,並緊急上朝,這得是多麼憤怒?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才當了一天“外朝之首”的王天官有點激動,剛到任就能上朝覲見天顏,莫非自己也是“天選之人”?
這時候,卻見林泰來皺著眉頭嘀咕說:“怎麼五品及以上詞臣變成了翰林院學士?”
對此林泰來很生氣,到底是誰踏馬的這麼不要臉,把這個漏洞堵上了?
自己雖然是“五品及以上詞臣”,但不是“翰林院學士”啊!
事態緊急,王天官簡單的整理了一下衣冠,急匆匆的就要往外走。
邊走邊對林泰來說:“談話暫停,我去上朝,你且先回去!”
但高大年輕的林泰來步伐更矯捷,已經衝在了前面,頭也不回的對王天官說:“我也去上朝!”
不是林泰來操心國事,而是想親眼瞧個新鮮,狂怒到竟然出宮上朝的萬曆皇帝到底是什麼模樣。
老邁的王天官望著林泰來的背影,愕然不已。
這次朝會和你林泰來有什麼關係?你有上殿的資格嗎?
王天官衝到外面時,上街官員已經不只是林泰來一個人了。
一群朱袍大佬出現在青龍街和御道上,然後匯聚在長安左門。
隨即袞袞諸公又從長安左門湧入皇城,衝進了內廷。
又過承天門、端門、午門、會極門,站在了文華殿前,等候上殿。
內閣大學士們則輕鬆許多,文淵閣就在文華殿對面,他們出了門走幾步就到了。
在一干中老年文臣中,年輕、高大、雄壯的翰林院修撰兼考功、主客郎中林泰來極為醒目,宛如山嶽矗立在人群中。
本來像朝會這種場合,只要不是前三排的重點人物,後面多一個少一個其實不是什麼大事。
皇帝大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少有真正較真的,難道還能為缺席倆御史或者多來一個旁聽的郎中而雷霆大怒?
上一個較真的皇帝還是嘉靖,具體說是前十七年還沒修仙的嘉靖,幾千人的形式主義大朝會缺席官員太多都要發作。
所以正常情況下,有個臉皮足夠厚的郎中魚目混珠,混在大佬群裡時,別人一般也不為己甚,最多心裡吐槽幾句。
又不是秘密小會,同朝為臣,真沒必要為這點事撕破臉。
但還是那句話,當朝九元真君林泰來的人緣實在太好了。
畢竟他在精神和物理上幫助過太多人,獲得了太多人發自內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