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權慄那邊可是有一萬多義兵,總不能為了殺權慄,就放著漢城不打,先去進攻名義上是盟軍的義兵吧?
最後崔五魁只能說:“惡人自有天收,權慄在漢城邊上,倭寇自然會去拔掉這根刺。”
林泰來說:“暫時也只能如此了,以後再有這種訊息,你直接傳給李如松去!”
三日後又傳來了最新訊息,百來裡外的幸州山城遭遇了倭兵攻擊,權元帥請求支援。
別人不敢做主,只能又來請示林天帥。
但林天帥終日與順嬪飲酒作樂,荒廢軍務,充分發揮了“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精神。
最終權元帥帶著一萬多義兵頑強抵抗,英勇無畏的擊退了倭軍對幸州山城的進攻!
然後為了儲存實力,權元帥帶著四千多勇士離開已經不具備防守價值的幸州山城,向北方開城方向轉進。
而倭軍畏懼權元帥大軍的戰鬥力,沒有敢追擊。
以上就是林天帥收到的戰報內容。
“所以說,這權慄和四千多殘餘義兵,已經撤到開城附近了?”林天帥問道,“那他為什麼不來拜見我?”
崔五魁答道:“他說他身為都元帥,與天帥在禮節上不好處理,故而不必相見,免得自尋煩惱。”
林泰來不爽的說:“這不就是用四千多義兵來當盾牌和人質麼?是不是還要稱他一聲聰明?”
沒想到這權元帥還有點滾刀肉屬性,知道怎麼做最為安全。
天帥殺一個兩個乃至於幾個李朝官員,那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圍剿屠殺幾千義兵這種事,明面上不能做,後果太惡劣。
然後林天帥對崔五魁吩咐說:“你和尹卓然去義兵營地拜訪那權慄,看他還想幹什麼。”
崔五魁領命而去,當晚就和尹卓然一起回來,向林泰來複命。
崔五魁說:“權慄表明,他這支義兵目前士氣低迷,暫時沒有能力進行高強度作戰,請求繼續向北方後撤。
又因為黃海道到開城一帶大軍雲集,軍糧寶貴,故而向北面後方撤退,獲得救濟更方便,也減輕開城前線壓力。”
聽起來確實算是很合理的請求,這幾千除了“政治正確”一無是處的義兵留在這裡,不但擠佔前線官軍糧草份額,還沒有多大用處。
而且把權慄扔到大後方去,好歹也能眼不見心不煩,免得再出現權元帥向天兵下令的段子。
崔五魁還有點懷疑,先前各種操作都是權慄故意為之,就是為了能以一個裝逼的姿態回到大後方。
到時候,在別人眼裡,權元帥就是面對天兵不卑不亢、面對倭兵不屈不撓的半島英雄,說不定還有天兵不聽號令按兵不動,權元帥收復漢城功敗垂成的段子。
林泰來好奇的詢問說:“那權慄現在是個什麼態度?”
崔五魁回答說:“這會兒他不敢嘴硬了,表現的極為恭順,只求回到後方。”
這時候,一直在沉思的尹卓然突然插話說:“有問題,應該有問題!
那權慄與李朝兵曹判書乃是翁婿關係,我對此人非常瞭解。
他的性格極為殘暴驕橫,正常情況下完全就不是能恭順的人。
今天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威脅,卻在我等面前表現的極度恭順,明顯是刻意而為,這就非常反常!”
崔五魁疑惑的問道:“那他還能做什麼?總不能憑藉四千多義兵,就想對抗幾萬天兵吧?”
尹卓然搖了搖頭,“我暫時想不出他做什麼,但我敢肯定,他必定有問題。”
崔五魁不滿的說:“說來說去。不知道他想做什麼,又該如何防範?”
林天帥這時候突然開口道:“當然也能防範了,誰規定了要先等他做什麼?
莫須有這三個字,從來不看他做沒做什麼,或者想做什麼!
我已經有主意,你們不用再議論了,下面我自行處理就好!
希望那小西行長還沒有走,本部院忽然發現他還是有點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