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嘆口氣,有點無奈的解釋說:“本部院本來也只想虛張聲勢的策應,但那倭兵卻主動出城夜襲本部院!
所以本部院也沒有辦法,總不能放著稍縱即逝的戰機不管不顧吧?
便只能抓著機會反擊了,然後本部院一不小心又又又先登,就破了北門和入城,又開啟南門迎你們入城。”
如果李如松、李如柏兄弟在這裡,一定會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
麻貴久久無語,因為林經略的話實在太有道理了,實在無從辯駁。
這能怪誰呢?難道怪倭兵豬油蒙了心,非要出城夜襲北營,反而露出了破綻?
即便換成他麻總兵遇到這樣破綻,也沒有放過的道理。
而且雖然林經略說起“先登”的語氣很輕描淡寫,但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有能力成功先登的。
甚至可以說,擁有“先登”素質的猛士,本身就已經是千中選一了。
而擁有林經略這種能身披八十斤重甲翻牆頭、揮舞幾十斤狼牙棒長時間戰鬥素質的,不算演義有史以來可能也就那麼幾個人,簡直就是“先登聖體”,再不服氣也沒法子。
據麻貴私下裡比較,古代秦瓊、尉遲敬德這種等級猛將在林軍門面前大概也不夠看的。林軍門武力的下限可能是呂布,上限可能是項羽。
正在麻總兵胡思亂想時,又聽到林經略不耐煩的說:“行了行了,現在只是破門而已,尚未將全城拿下,你沒時間在這裡把時間浪費在糾結和斤斤計較上面!”
老軍頭麻貴毫無脾氣的說:“請軍門下令!”
林泰來就吩咐說:“北營官軍都參加了夜戰,體力稍差,便負責守衛城門和街口,封堵攔截逃竄倭兵。
而你們南營一萬三千官軍則負責在城中掃蕩和清剿倭兵!”
麻貴聽令道:“是!”
林泰來又囑咐說:“倭兵有個習性,城門被破後,仍然會藉助街巷、院落、土壘頑抗到底,所以你們南營不要以為只是單純打掃,你們的任務依然很重!
據我估算,現在城中倭兵應該還有八九千人,已成驚弓之鳥分散各處,你們南營兵力夠用了。”
跟隨麻貴入城的有九個縱隊,咸興城雖然號稱朝鮮國東北第一大城,但面積也就那麼回事,九個縱隊絕對夠用。
麻貴從林經略這裡得了令,正要轉身離去時,忽然又被林經略叫住了。
稍加猶豫後,林泰來對麻貴提醒說:“參考一下平壤城經驗,要多學習先進經驗。”
麻貴一時沒明白,什麼平壤城先進經驗?
林泰來暗示說:“平壤在破門之後,官軍的傷亡極小,用最小代價清理了倭兵。
我大明官軍輾轉數千裡,遠涉異國征戰,每位將士都是何等寶貴,能少犧牲一個就少犧牲一個。”
麻總兵恍然大悟,原來軍門所說的“平壤城經驗”就是,面對依據院牆、土壘打巷戰的倭兵,多用火攻少用人力強攻啊。
聽說打下平壤城後,滿城焦炭,大片大片的街區被焚燬。
城裡那味道,連李如松都不願意住在城中,寧可住在城外十里的營帳裡。
麻貴忍不住問了句:“某熟讀三國,連諸葛武侯火燒藤甲兵之後,也自嘆有傷天和、必損陽壽。軍門就不怕神明降罪麼?”
林泰來冷哼一聲,強硬的說:“我乃替天行道,行天罰之事!若神明敢為此折我,那就連神明一起弒殺!”
麻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