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各衙署封衙後,政務就基本停止了,各種明面上的鬥爭也很有默契的按下了暫停鍵,畢竟大家都要過年。
年底最後幾天,各衙門活動只剩下了一件事,那就是年終公宴。
官員們聚集在一起喝酒閒聊,最熱議的話題就是三位新閣臣的人選。
預計申時行、王錫爵、王家屏三位老人會在年後上奏推舉新人,以彰顯新人新氣象。
對於三位天降機緣的幸運兒會是誰,彷彿人人都能猜上幾句。
不過普遍都認為,被推舉的人應該還是詞臣出身的官員。
畢竟三位前閣老都是翰苑坊局詞臣體系的受益者,肯定要繼續維護這個體系。不會像外朝廷推那麼野,搞出不拘資品的噱頭。
這樣的話,候選人範圍就少了很多,更別說現在詞臣出身官員本來就是青黃不接的情況。
在三個人裡,申時行要推舉的人選最為好猜。
本來申時行應該會推舉沈一貫,但沈一貫還在丁憂,所以人選大概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張位了。
三個月前,申時行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況下,把居家賦閒的張位起復掌
管翰林院事務,由此可見申時行對張位特別青眼有加。
這次估計就順理成章的再次扶上馬送一程,推舉張位入閣。王錫爵和王家屏心目中的人選,就比較不好猜測了。
王錫爵心目中的人選就比較難猜了,因為平常王錫爵傾向性就比較模糊。
也有人猜測王錫爵可能會推舉禮部左侍郎趙用賢,雖然兩人陣營不同,但同為蘇州人,又是鄉榜同年,私交還可以,足以託付“後事”。
當初趙用賢反對張居正奪情時,王錫爵還去張居正家裡為趙用賢求過情,說得張居正急眼了差點拿刀自盡。
不過趙用賢因為女兒退婚的歷史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之後名聲壞了,這是個問題。
同時輿論也認為,王家屏也可能會推舉趙用賢,因為清流勢力和山陝同盟陣營實在沒有多少可用的詞臣出身官員。
王家屏的同鄉後輩劉虞夔在資格上最為合適,但劉虞夔有兩個問題。
一是他年紀實在太輕了,二是他官居吏部左侍郎,不能離開吏部這個關鍵陣地。
而清流勢力的創始人大佬沈鯉雖然資格上很過硬,但在先前外朝廷推裡就落選過了,不好再反覆推舉。
不然容易被有心人拿住話柄,噴成無視“公論”;同時會顯得沈鯉渴求富貴權勢,有損沈鯉的名譽。
所以排除沈鯉和劉虞夔之後,看起來王家屏也只能矮子裡拔將軍,推舉禮部左侍郎趙用賢了。
因為“退婚”醜聞,低調了將近兩年的趙用賢忽然又被人矚目了。
詞臣青黃不接,可用之人稀少,同時又可能被兩位前閣老推舉,趙用賢即便揹負醜聞,入閣的機率很大。
除了上述人選之外,隆慶二年榜眼黃鳳翔、當年與趙用賢一起率先反對張居正奪情的吳中行,同樣是詞臣出身的禮部右侍郎李春、刑部右侍郎邵陛等人,也都被認為是有可能得到推舉的人。
今年年底的翰林院公宴,似乎比往年格外熱鬧,有不少其他衙門官員混了進來,可能是把這次公宴當成了風向標。
那些詞臣出身但已經遷往其他衙門的官員,也都積極的回翰林院參加活動。
有可能被推舉入閣的人,都成為了公宴上的明星人物,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追捧。
如今內閣裡只有趙志皋一個人,所以只能由趙首輔代表內閣去參加翰林院公宴。
當然趙首輔也非常願意參加,對趙首輔而言,這就像是衣錦還鄉。
當年趙首輔作為三鼎甲,卻混成了邊緣角色,一度官至府同知,實在是沒臉的不堪回首。
特別是當年同樣是反對張居正,趙用賢之流名聲大噪,而後名利雙收;
而他趙志皋卻撲得默默無聞,一無所獲,如果不是有貴人扶持,估計早回家養老了。
如今趙老頭登上了首輔之位,想回翰林院炫耀,也是人之常情。
來到翰林院,趙首輔坐在首席上,旁邊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張位作陪,他和趙首輔也是同年。
然後就是周應秋和董其昌兩個後輩人物,在首輔身後侍候著,當眾顯示出了與新首輔之間的特殊親密關係。
掌院學士張位有希望被申時行推舉入閣,這種關鍵時候當然不會得罪趙志皋,便迎合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