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王老盟主語重心長的說:「對於我們這些做文壇領袖的,就算是身處再寒酸的場合,也要假裝當成光芒萬丈的舞臺。
以後文壇事業還要靠你支撐,如果連自己都忽悠不了,又何以忽悠別人?
今天主題是凱歌,別人還要獻詩。你這功臣不表現的高興一些,對得住今天的主題嗎?」
第一副盟主像是被迫營業了,漸漸露出了假笑。
隨即別人開始獻上詩詞,林泰來看著看著,笑容越來越僵。
詩句的質量都是什麼「坐策西羌終瓦解,全師橫槊凱歌還」、「可是聞風先破膽,論功誰復羨天山」、「共詫投鞭空穴兔,不須長矢殪天狼」這種的。
看到這種句子,林泰來作為被吹捧的當事人,除了尷尬還是尷尬,大寫的尷尬。
他每每想到,自己的大功只能與這樣的詩詞關聯起來,就渾身難受。
最後林泰來忍無可忍的站了起來,宣佈道「我在回師的路上,曾作有《西北凱歌十二首》,與諸位共賞!」
菜雞們一片譁然,早聽說過林第一副盟主喜歡發表組詩,詩詞經常都是一組一組的出,但一口氣十二首還是很罕見。
「新開麟閣賞元功,頗牧重看出禁中。此去西人須破膽,監軍昨日下崆峒。」
「天上黃河萬里來,巨靈高掌抱雲臺。遙看丞相行營過,日射榆關四扇開。」
「袞衣照路有輝光,班劍威儀似尚方。大將驕兵迎道左,萬人鼓吹入平涼。」
「重開幕府試雕戈,七戰功成獻凱歌。借問凌煙誰第一,漢家劍履賜蕭何。」
「丹青圖畫上麒麟,賞賜俄驚寵命新。未許熊羆歸禁苑,且懸三印第一人。」
參會的菜雞們面面相覷,這第一副盟主自我吹捧起來,怎麼如此放得開?
莫非第一副盟主是嫌棄剛才他們吹捧的不夠勁道,所以才會親自下場?
可是你自己都吹完了,別
人還怎麼吹?
王老盟主率先反應過來,帶頭鼓了幾下掌,熱情洋溢的講話說:
「林九元的凱歌,掀起了本次文壇大會的第一個高潮!為本次文壇大會的勝利結束奠定了基礎!
我在此提出倡議,以林泰來的《凱歌十二首》為底版,再綜合諸位的精華詩句,合成新的鐃歌,用在即將舉行的獻俘典禮上。你們的名字,將被留念在朝廷禮樂裡!」
「好!」院中頓時歡聲雷動,三十多人硬是喊出了三百多人的效果。
林泰來不得不承認,王老盟主是會搞氣氛的,前提是沒有強人搗亂。
文壇大會結束時,王老盟主笑眯眯的把三十多人的聯名***書遞給了林泰來。
「別管過程怎麼樣,只要能達到你設想的目的不就行了?
這是眾人聯名向朝廷***,更換獻俘禮的鐃歌——你要辦文壇大會的目的不就是這個?」
林泰來有點輕視的說:「就這三十多人?」
王老盟主答道:「你別管人數多少,也別管水平高低,就說是不是代表了文壇大會?往大里說,還可以是代表了新文盟!
所以表面上是三十多個小角色簽名,但他們是在文壇大會上行動的,那麼名頭上就是我們文壇聯名向朝廷***。」
林泰來稍微想了想,感覺也有道理,只要能包裝為文壇***就夠用了。
第二天,林泰來出門上班,第一站就去了禮部,但他沒有進主客司,反而直奔尚書所在的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