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司馬一本正經的打出一發迴旋鏢,“建立通訊司乃是皇上欽準之事,而且連名字都是皇上欽賜,你不可太拖延,要及早落實啊!”
林泰來無語的離開了兵部,稱得上今天幾次轉場中最安靜的一次。
翰林院、吏部、禮部、兵部,正當所有偷窺者都以為,林泰來終於完成今日竄訪,應該要回家的時候,卻又見林泰來跨進了太僕寺的大門。
別看太僕寺似乎是個很低調的衙門,但卻是最京師最有錢的衙門,傳說裡現在太僕寺存銀比總是虧空哭窮的戶部太倉還多。
太僕寺是負責馬政的衙門,早年間以實物為主,但後來馬政也貨幣化了,太僕寺的主要職責就成了徵收和保管馬價銀。
每年徵收幾十萬兩馬價銀,用不掉就存著,幾十年積累下來,據說在太僕寺的老庫裡有大幾百萬兩壓庫家底。
若檢視這個時代的資料,經常可以看到從太僕寺支取銀子運往某軍鎮的資訊,數量往往都是以十萬兩為單位。
而相比之下,戶部雖然收入多,但開支也巨大,而且還越來越大。
據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戶部尚書對林泰來洩密說,戶部太倉老庫的壓庫銀只剩一百七十萬兩了
林泰來認為,自己作為陝西行太僕寺少卿,既然回了京師,就該到太僕寺走動走動。
就像是對待有錢親戚,多走動沒壞處。
邁進太僕寺正堂,林泰來看了眼太僕寺主官的面貌後,詫異的問道:“換人了?老常呢?”
去年趕赴西北之前,因為軍費問題,林泰來和太僕寺打過交道,記得當時太僕寺卿是一個叫常居敬的中年官員。
林泰來對這人觀感還不錯,親熱的稱之為老常。
而現在的太僕寺卿換成了一個嚴肅的老頭子,回答說:“常太僕已經升為浙江巡撫了!本官艾穆,接任太僕寺卿。”
按照這時代的社交規矩,不認識的官員見了面,都要互相盤盤道,主要是問問家鄉和科名。
林泰來感覺自己完全不用自我介紹,誰不知道九元真仙啊?
於是便直接說:“我奉旨籌建通訊司,感覺通訊司和太僕寺今後有諸多可以合作之處。”
林泰來也不是信口胡咧咧,他真有這個合作想法。
首先,太僕寺在各地的分支機構很多,全國有很多“行太僕寺”,與通訊司需要在外地設定站點的情況很契合。
其次,通訊司要打出外貿的幌子,而太僕寺主管馬價銀支出,馬價銀主要任務是買馬,與北地邊市最大貿易商品馬匹息息相關。
第三,太僕寺有錢。
但是現任這位太僕寺卿艾穆聽了後,毫不客氣的說:
“不要以為他人看不出來,你這等禍國之人休想侵奪或者吞併太僕寺之權錢!”
林泰來:“.”
什麼叫話不投機?這就是了!
於是林泰來轉身就走,來到隔壁左堂,拜訪太僕寺少卿趙卿。
察言觀色一番後,林泰來發現趙卿對待自己的態度比較熱情。
便直言不諱的對趙卿問道:“你們正堂那個姓艾的老頭是什麼來歷?”
趙卿果然非常積極的回答說:“艾太僕乃是嘉靖四十年的舉人出身”
“只是舉人?”林泰來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