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泰來完全不看好麻貴攻城,但是最終沒攔著。
戰爭不只是打打殺殺,還有人情世故。攔著麻貴不但不會得到感激,反而會被怨恨。
反正在原本歷史上,李如松到達之前,麻貴沒能把寧夏城打下來。
萬一真出現了蝴蝶效應,麻貴一不留神攻城成功,那就只能算本時空李如松倒黴了.
一開始,麻貴還想玩點小計謀,將叛軍從城裡引誘出來打。
畢竟正常人都知道,出城作戰的守軍遠比依靠城牆死守不出更好對付。
麻貴先是派了上百個嗓門大的官軍,去城牆下大罵哱拜,企圖以此激怒哱拜出戰。
但是最終徒勞無功,哱拜穩如老狗,沒上當。
然後麻貴又組織了一場攻城未果詐敗潰逃的場面,企圖引誘叛軍出城追擊。
結果哱拜還是穩如老狗,叛軍堅決死守在城裡不出來。
先前麻貴在寧夏鎮當了十來年總兵,哱拜那時也一直在麻貴屬下,他對麻貴的習性和思維方式還是很熟悉的,能上當就見鬼了。
連續兩個小計謀無效後,麻貴就只能進行強攻了,並且給各總兵分配了任務。
寧夏鎮總兵董一奎負責城南,固原副總兵李昫負責城西,原總兵劉承嗣負責城北,原總兵牛秉忠負責城東。
麻貴和蕭如燻率各自率領一部官軍,負責策應各處,以及防範虜騎突襲。
林泰來作為監軍,雖然不參與行動,但還是站在南城外看。
只見官軍先是用精確度較低的大炮對著城牆轟了一陣,然後就上了佛郎機炮對著城頭精準射擊。
炮火短暫壓制住守城叛軍後,在將官的督促下,大隊大隊的官軍就衝了上去,開始用人肉攻城。
看著人命彷彿不值錢的攻城現場,林監軍內心唏噓不已。
對林監軍而言,這攻城就是政治仗,不打不行。
如果一直不打,那就是自己不斷被彈劾畏敵怯戰了,而且還會被麻貴怨恨。
就是為了這些政治上的問題,今天才會在這裡不斷消耗人命。
“慈不掌兵”這四個字,林泰來今天算是切身體會到了。
在麻貴的直接指揮下,攻城一直進行了十來天,但是面對高大堅固的城牆和頑強的叛軍,完全沒有取得進展。
麻貴的心態也從飽含期待徹底變麻了,他向林監軍彙報損失時,有點不能置信的說:
“叛軍被大軍徹底圍住,只能困守孤城,竟然還如此頑強,實在是始料未及。”
林監軍看著各營送來的傷亡統計,忍住了說一句“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寧夏城”的衝動。
聽到麻貴的疑惑,林監軍開口答話說:“我若是哱拜,我就會對叛軍叛將這樣說。
如今全都犯下了叛逆大罪,只有死命守住城池,迫使朝廷招撫,這樣才能有一條活路!
叛軍叛將抱著這種心態,守城焉能不頑強?”
麻貴恍然大悟,細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梁山好漢如果不是屢次打敗官軍,會換來招安嗎?
林監軍又問:“三日後李如松就到了,你還打不打了?”
沒能在李如松抵達之前攻下寧夏城,麻貴感覺自己像是錯失了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