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終於來了點有用的援軍,另一個老將洮岷副總兵董一奎被任命為寧夏鎮總兵,從延綏鎮調了六七千兵帶過來。
抵達寧夏城前線的總兵官,增加到了五個。
堅守孤城後被提拔為寧夏鎮副總兵的蕭如燻,理論上是林泰來搶救下來的。
從固原鎮馳援反攻、收復失地的副總兵李昫,理論上是被林泰來指揮反攻的。
原總兵官牛秉忠、劉承嗣,林泰來沒在意。
從副總兵升為寧夏鎮總兵官的老資格武將董一奎,名義上的前線主將。
董總兵進場後,迅速與林監軍會面。
林泰來仔細打量著年近六十的董一奎,在印象裡,這位老將後來也去了朝鮮。
具體打了什麼仗,林泰來已經不大記得清楚,只記得董一奎差點被任命為與倭國談判的正使.
對了,董一奎也是將門出身,他們兄弟兩個都是總兵級人物。
此時董總兵有點不自在,怎麼感覺林監軍的眼神是在檢驗牲口?
林泰來回過神來後,笑道:“哈哈哈哈,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二十年前你官至總兵,被總督王崇古彈劾,差點下獄審問,然後降職為副總兵,是也不是?”
董一奎有點鬱悶的答道:“確有此事,虧得天子恩典,沒有被逮問。”
別人王崇古是一代名帥,主導了隆慶和議的元老功臣,他能說什麼?
說自己當年不懂事,妨礙了王崇古和西商走私?
然後從方面大總兵降為協守小副總兵,一降就是二十年?
林泰來便答話說:“有怨氣盡管說,沒關係!我和他們蒲州三大世家關係也很惡劣!
幾年前我也是個武官時,在揚州鬧兵變,還囚禁過當時巡撫楊俊民!
所以我跟你也算是同仇敵愾了!”
蒲州三大世家就是張、楊、王,隆慶到萬曆初年鼎盛一時。
代表人物是原首輔張四維、原兵部尚書楊博、原總督王崇古。
三家互相聯姻,楊博和王崇古就是兒女親家,被林泰來抓過的楊俊民就是楊博的兒子。
更不要說,當初內心深處最期盼老首輔張四維回不來的,可能就是申首輔
所以林泰來對董一奎說“同仇敵愾”,倒也不是胡編亂造。
關係這不就拉近了嗎?以最高價效比籠絡總兵加一!
董一奎從軍將近四十年,不知見過多少文官,總感覺林泰來與其他的文官不太一樣。
雖然這位傳說中的九元真仙確實很盛氣凌人,但對官軍粗人沒有半點歧視鄙夷的情緒,打仗也是親臨戰陣。
再想似乎也正常,有哪個文官是以武力出名,一言不合就喜歡兵變和武鬥?
看著略顯拘謹的董總兵,林泰來又問道:“現在你算是主將,你來說吧!要不要開始攻城?”
董一奎連忙說:“不是我不敢親冒矢石,但確實時機未到!一來兵力仍然不足,圍城都難,更不要說攻城。
二來我二十年不在這邊,兵將生疏,我一時間難以指揮,所以還需要時間熟悉。”
林泰來點了點頭,給足情緒價值的讚許道:“看來你很冷靜,那就繼續守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