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行個禮,寒暄道:“老.見過申前輩!”
“你今晚過來見老夫,肯定是為了巡邊之事吧?”申時行主動提起說,“但是今日早間,內閣議論此事,其他閣老全部反對你,老夫就先擱置了。”
說著說著,申首輔就不爽了,你林九元那是什麼眼神?
莫非是鄙視自己對內閣的掌控力?
你行你上啊!
林泰來卻搖了搖頭,嘆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申首輔似乎審時度勢的說:“依老夫看來,伱就別去邊鎮了。你犯不上為此和三個閣老頂牛。”
林泰來很堅決的表態說:“怎麼能不去?必須要去,不可能放棄!”
於是申首輔連忙問道:“你為何會想去巡邊?”
這才是申首輔最關注的方面,林泰來心裡到底盤算著什麼?
但林泰來也不好解釋,他又不能說,過幾年有打倭寇的機會,自己必須提前刷點邊鎮經驗?
不然的話,到時候如果完全沒有邊鎮軍事歷練,朝廷也不可能派自己參與出征。
於是林泰來只能隨機應變,強行解釋說:“這關係到我的尊嚴,我在朝廷出道以來,第一次申請差遣。
現在別人都已經知道了我的申請,如果最後被閣老否決,我就很沒面子啊。”
申首輔拿起了茶盅,“夜晚還很長,你慢慢編。”
林泰來迅速切換了一下思路,慷慨激昂的說:“關係到我們蘇州幫勢力未來二十年的佈局!”
“老夫想聽人話。”申時行兩眼望著牆上,那裡掛著一條字幅,上書“制怒”二字。
林泰來又迅速切換到了人話模式:“我已經收了寧遠伯世子李如松一箱銀子,答應了幫他在邊鎮辦點事,豈能失信於人?”
申時行擺出首輔的氣勢,又道:“你遇到事能拜訪老夫,老夫很高興,但是你這種說話的語氣,老夫不喜歡。”
林泰來笑道:“那老前輩喜歡什麼樣的?”
申時行教誨說:“你在翰林院,可以對部院長官放肆些,但是內閣是你的上級。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應該學會尊重上級,尊重閣老們。
如果其他閣老們事事都與你為難,那老夫又有多少精力時時替你周旋?
再說許閣老是你的座師,太倉王閣老是你的同鄉前輩,還有山陰王閣老.”
申首輔苦口婆心了,感覺教導好大兒都沒這麼費力氣。
林泰來又笑了幾聲,對這仨老哥們,真的發自內心尊重不起來啊。
他們夾雜在“君臣激烈混戰幾年”的歷史大勢之下,又加上各有缺陷,四年時間全部退出政壇!
一個個都是政治“短命鬼”,尊重的價效比太差了,付出與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如果尊重他們,那麼就要有所投入,但沒幾年他們就完蛋了,豈不投入全打水漂?
如果沒有能力改變“君臣激烈混戰幾年”的大勢,那還不如將所有“尊重”放在培養趙老頭上面。
然後等著大混戰完了後收取果實,就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