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翰林的逼格和流品,如果他自甘墮落下賤,熬上幾年就可以申請外放當中小地方的知府了
高大雄壯、胳膊上能跑馬的林狀元站在翰林院登瀛門外,打量略有些破舊的高門。
“這裡的空氣頗為香甜啊。”林狀元深深吸了一口氣,不禁感慨道。
從今天開始,他也是一名詞臣了,站在了文人金字塔的頂端。
以後再見到那個申時行,只需要按翰林規矩,喊一聲前輩就行了!
從翰林院大門“登瀛”這個名字,就能看出翰苑詞臣的心理優越感。
瀛就是瀛洲,傳說中的仙山,“登瀛”不就是成仙的意思麼?
難怪在官場中,總是把翰林詞臣比喻為天仙。也幸虧自己不姓劉,不然會膈應。
但是胡思亂想的林狀元都快把登瀛門拆了,門官還是攔著不讓進去。
“你是不是想欺負新人?”林·詞臣·九元伸出了砂鍋大的拳頭說。
門官快哭了,連連請求道:“狀元公!真不能帶著幾十個打手進翰林院。不然學士老爺們定要扒了我的皮!”
林狀元想了想,自己與翰林院沒有什麼仇怨,翰林院裡應該不會有人伏擊自己。
便只好帶著右護法張武進去,讓左護法張文帶著其他人在登瀛門外警戒。
翰林院有個特殊之處,大門是朝北開的。登瀛門外面直接臨著御街,也就是東萇安街。
過往的官員看到,在翰林院門外站著幾十條比官軍還有氣勢的大漢,頓時覺得翰林院這最文化的衙署突然武德暴漲。
林狀元龍行虎步的進了翰林院,直奔中庭正堂,找掌院學士報到。
本來前兩年掌翰林院事的是沈一貫,但現在沈一貫大概是因為雙親身體不好,請假回老家省親去了。
恰好這時候,詞臣大佬陳於陛丁憂守制結束回朝,就以詹事府詹事兼掌翰林院事。
現在連個太子也沒有,詹事府那邊沒卵事,所以陳學士一般就在翰林院辦公。
報到過程平平無奇,陳於陛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示,但也沒有為難林泰來。
只說今天讓司務去安排桌椅和文具,如果林修撰你覺得不方便,可以明日再來正式上衙。
林泰來很有積極性的答道:“久聞翰林院裡有狀元廳,今天就去看看。”
然後就從學士公房裡退了出來,朝著西邊狀元廳走去。
在路上,林狀元腦中自動檢索了一下陳於陛的資訊。
首先此人也算是二代,父親乃是隆慶年間的大學士陳以勤。
而陳於陛在父親當閣老時勇猛精進,隆慶二年以二十四歲之齡,一舉考中進士並選為庶吉士。
當然,在隆慶朝和萬曆初期,宰輔兒子普遍都是天才,考個進士實屬尋常。
這位陳於陛陳學士以後也是入了閣的,在歷史上與趙志皋搭班子。
雖然陳於陛在後世的名氣也不那麼大,但其實他非常特別。因為陳於陛和他父親陳以勤,乃是整個大明朝唯一的父子閣老。
這是連楊廷和、嚴嵩、張居正這種超強首輔都沒有達成的成就。
正堂東邊是偏低端的編檢廳,西邊是偏高階的講讀廳。
而狀元廳就位於講讀廳邊上的單獨院落裡,顧名思義,只有狀元才有資格在這裡辦公。
林狀元推開了狀元廳的門板,迅速掃視後,有點遺憾的嘀咕道:“竟然還有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