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大家都同意,如果林泰來成了狀元,他們五家和沈尚書就被釘在恥辱柱上了,最起碼被恥笑好幾年。
史拾遺對馮景隆說:“想說服皇上更換狀元,我們的份量都不夠,起碼需要一批閣部院大臣出面。
故而這幾日我們要抓緊時間分頭行動,各自遊說大臣去,另外還要說服陶望齡。
浙人中官位最高者乃是都察院吳時來和刑部陸大司寇,吳時來屈節投靠首輔不足與謀。
所以就拜託你這個浙江人與我一同前往,遊說陸大司寇了。”
馮景隆鄭重其事的點頭道:“在下一定盡力而為!”
如果放在其他時代,幾個言官就想搞大事簡直痴人說夢、不自量力。
但是在晚明就不稀奇了,中下層言官在政治上異常活躍,組織搞事不在話下,甚至還是政斗的主要力量,以下犯上以下克上更是家常便飯。
幾人商議完畢,以及統一了口徑,史拾遺和馮景隆便一起出門,去遊說大司寇陸光祖。
昨日才結束殿試讀卷,參加了讀卷的大臣除去申首輔之外,大都在家休息。
所以史拾遺和馮景隆很順利的就見到了陸光祖,並深談了半個時辰。
陸光祖沒有直接同意也沒有反對,只說需要一天時間考慮。
對此史拾遺也表示理解,大概陸光祖也需要詢問一下各方面的態度,綜合考量後再做決定。
最後史孟麟勸道:“大司寇與陶望齡之父乃是同年,提攜晚輩理所應當。”
談完後,史拾遺和馮景隆就往外走,可是剛走到陸家大門口,就看到數十條眼熟的大漢出現門外!
史拾遺驚愕的停住了腳步,不敢走出去了。
臥槽!大門外的林大官人也很意外,沒想到正好遇見這兩人,這可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非要闖啊。
正尋思用什麼由頭開局,這不就來了現成的嗎?
林大官人興奮的大手一揮,喊道:“你們果然勾結在一起了!
你們兩人的業務和刑部毫無關聯,在殿試讀卷剛結束時就來拜訪陸尚書,還能為了什麼?
傳言果然不錯,你們一定是謀算著改變皇榜,捧同為浙中同鄉的陶望齡上位狀元!”
大義到手,二話不說,直接開打!
史拾遺和馮景隆的車轎、僕役此刻都在大門外候著,直接就遭了殃。
馬都放了,車都劈了,轎都拆了,人都躺了。
但林大官人還不走,就堵在陸府大門口,亂七八糟的叫囂著口號。
史、馮二人根本出不去,又逃回了陸家裡面,找陸尚書求救。
刑部因為業務特殊性,自身還是有點直屬武力的,而且刑部就位於城西,距離官宅區非常近。
於是大司寇陸光祖迅速派了僕役,從側門出去,從刑部喊人過來救場。
又不到半個時辰,聽到稟報說,已經三百刑部禁卒衝了過來,感覺已經控場的陸尚書便招呼史孟麟、馮景隆坐下喝茶。
但是又過了一會兒,陸尚書感覺手裡的茶盅還在燙手,就見門子衝到書房,慌張的叫道:“刑部卒子都被擊潰了!”
陸尚書又驚又怒:“三百對五十,優勢如此巨大,怎麼卻如此迅速就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