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別人拿著詔書來落實個人待遇,禮法上確實也應該由吏部大佬出面接待,不然就是不尊重詔書。
林泰來環視著周圍角落裡那些來辦事的官員,大聲的說:“久聞吏部官自以為衙門之首,向來高高在上,有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之說!
吏部一介書吏,就敢呵斥外地府尊!吏部一個郎官,就敢頂撞督撫!
就算是六部堂官,到了吏部也要望文選、考功二司而拜!
沒想到我林泰來奉詔辦事,連院內都進不去,反而要被管事郎官呵斥!
我林泰來雖然不成器,但也有幾分膽量,今天就要與吏部講一講規矩!”
兩旁角落傳來歡呼聲,大批來辦事的官員為林泰來喝彩。
反正人擠著人,吏部的官吏也看不清是誰在起鬨叫好。
陳有年作為一個老銓政幹部,又手握文選司大權,平常不怒自威,很少有官員敢在他面前造次。
但此刻他這位吏部老大遭受上百官員的指指點點,人都麻了。
刷聲望沒刷成,反而被糊了一臉。
這林泰來太不講武德了,竟然發動群眾挑釁吏部的威嚴!
吏部不可辱!如果不是林泰來身邊有一二百家丁護衛,定要亂棒將林泰來打出去!
不過陳有年還是剋制住自己,在這不友好的環境中,對林泰來僵硬的施禮道:“既然是奉詔辦事,那便進去說話。”
整個吏部都在他的肩上,作為現在吏部老大,他不能公然失態,必須要保持風度。
林泰來卻對陳有年答道:“我只是一個小兵,已經得罪了你們吏部。
生怕進去後遭受暗害和黑幕,或者遇到什麼說不清的事情。
所以辦事就要在這裡辦,當著眾人的面公開辦,這樣才能公正!”
陳有年忍不住喝道:“豈有此理?”
在所有朝廷事務中,人事銓政堪稱最為神秘和隱秘的事務。
具體過程往往不會對外公開,吏部也不會對外解釋什麼。
不然的話,成千上萬的官員都來要解釋,那銓政工作就沒法開展了。
所以陳有年對於“陽光政務”本能的就很反感!
在大門口當著數百人的面,公然辦理官職方面的事務,將所有過程都暴露在公眾視線裡,虧你林泰來想得出來!
但林泰來卻很詫異的說:“我這個來跑官的當事人都不怕外洩和遭到非議,你們又怕什麼?
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們不會心虛了吧?那我就更不敢進去了!”
“隨你。”陳有年恢復了淡雅的風度,只要進入規則內的流程,他就又有底氣了。
只要你林泰來不鬧事,只辦事,就折騰不出花來。
你林泰來的業務,無非就是官復原職再加點料,又能搞出什麼么蛾子?
難道你林泰來還能來當吏部尚書,或者吏部左侍郎不成?
辦完事就趕緊滾蛋!吏部不是你這種小丑耍大刀唱廟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