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首輔心裡有點泛酸,問道:「再然後呢?」
「再然後」林泰來稍加思索後,繼續答道:「王太倉與老前輩你既是同鄉又是同榜,你是狀元他是榜眼,如今又同在內閣。
聽說王太倉內心一直有攀比之意,這次老前輩你退了,他就上了,在生涯攀比中終於追平了你。
國本之爭已經僵持四年,各方為之疲倦不堪,萬一這一二年間,東宮問題得到解決,又會如何?
那王太倉就將是力定乾坤的首輔,而老前輩你則是解決不了問題、臨陣脫逃的那個。
到了那時,王太倉一定沒事就給你寫信,還會在私人筆記裡大肆記錄。
等到東宮將來登基後,一定會對王太倉感激萬分,沒準會追贈個.反正應該比你高一級。」
申時行:「.」
臥槽!那個被自己壓了大半輩子的太倉王二,忽然騎到自己頭上的畫面,實在太可怕了!
混的比誰差都沒關係,就是不能比同鄉同榜的王二差啊!
「所以煩請老前輩給個準話?」林泰來反問說。
申時行大義凜然的說:「老夫正當健年,隨時等待皇上重召,為社稷盡竭己力!」
林泰來便又勸道:「老前輩大可寬心,即便沒了楊巍,吏部還可以和內閣一樣重組啊,再一起佈置些聽話的人就是了。」
申時行嘆道:「吏部向來就是滿朝矚目之地,每逢政爭,吏部就更是焦點裡的焦點。
沒有能力的人,在吏部根本就站不住腳,不只是聽話就行.」
說到這裡,申時行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你的意思是,聽誰的話?」
林泰來打個「哈哈」說:「都一樣,都一樣,何必那麼斤斤計較。」
在廷推老頭入閣時,唯二候選人之一吏部尚書楊巍突然上疏辭官,並且決絕的收拾行李出京,立刻引起了朝廷震動!
雖然最近兩個月,滿朝震動的次數忒多了點,所有朝臣幾乎都被震麻了。
但是楊天官走人,還是值得諸公再震一次,畢竟這可是實權能抗衡內閣的吏部尚書啊。
別人不知道怎麼想的,但清流勢力陷入了狂歡!
這是最近兩個月以來,不,最近兩年以來最重大的利好訊息!
吏部立即成為了滿朝注意力聚焦之處,熱度甚至超過了增補閣臣。
畢竟在增補閣臣這個問題上,已經毫無懸念了。楊巍走人,那麼候選人就只剩趙志皋了,還有什麼可繼續關注的?
相反,吏部現在才是出了大「樂子」!
吏部尚書撂挑子走人,吏部左侍郎即將入閣,那麼吏部最高的兩個官職瞬間就清空了!
一下子爆出兩個頂級要害大坑位,在這暮春時節,滿朝大員幾乎集體發騷!
哪個二品不夢想當吏部尚書?哪個三品不覬覦吏部左侍郎?
這時候還能冷靜下來,不遐想一番的,那就不是人了。
在這種背景下,六十七歲高齡的吏部左侍郎趙志皋悄無聲息的入閣了幾乎無人刻意關注。
在巍峨的西直門城樓上,日落西山殘陽似血。
一個雙眉緊鎖的高大青年,聚精會神的看著案上的稿紙,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龐把總像是一個小廝似的,在不遠處招呼說:「用晚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