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使團有個護從小兵在北虜大帳那邊久滯不歸,這就讓李廷機有點蛋疼了。
外交無小事,使團去時多少人,回來時多少人,都要明明白白的。
防範的就是有人叛逃,或者有間諜混入。
李廷機有點拿捏不定,這次該按照逃亡塞北記錄呢,還是按照擄走失蹤記錄?
幸虧這邊距離京師近,李廷機奏知朝廷後,很快得到朝廷指示說,不必著急回來,繼續巡視邊市,查漏補缺。
要多發揮主觀能動性,巡視完了張家口堡馬市,還可以去大同鎮得勝堡馬市嗎。
李廷機算是明白了,朝廷這就是不想讓林泰來回去,讓整個使團陪著林泰來在邊鎮晃悠。
鍾金哈屯作為北虜最有政治頭腦的人物之一,也很敏感的覺察到了大明朝廷的態度。
“你們朝廷好像並不急著讓你回去?”鍾金哈屯問道:“他們甚至寧願你在邊牆外滯留不歸?”
林泰來不屑的說:“一群蠅營狗苟之輩,八成是分贓還沒理清楚,不願意被我這種正義人士干擾。”
“你?正義人士?”鍾金哈屯表示懷疑。
林泰來莫測高深的說:“你不懂天降正義的含金量。”
隨即鍾金哈屯偷偷寫了一封國書,呈交給大明朝廷。
這種文書一般是透過邊鎮巡撫轉呈,所以很快就落到了王巡撫手裡。
看完國書的內容後,直接把王巡撫幹懵逼了。
北虜順義王后居然請求大明朝廷,將充軍罪卒林某贈送給她。
王巡撫也沒資格阻攔國書,一邊上奏,一邊派了使者去詢問鍾金哈屯,結果讓林泰來知道了。
“你有毛病啊?幼稚不幼稚?”林泰來也被鍾金哈屯的操作震住了。
你也是三十多歲的老政治家了,怎麼還能做出如此幼稚的把戲?
國與國之間的問題上,不要摻雜這種個人情緒和段子!
鍾金哈屯有所期待的答道:“你說過,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你若到這邊來,絕對不會虧待你,就封你當真太師!”
林泰來直接打破了少婦的夢想,“不要痴心妄想,最最多再等半個月,朝廷就會求著我回去!”
鍾金哈屯聽到這樣的唸叨很多次了,忍不住好奇的問道:“到底會發生什麼?能讓你如此有信心。”
林泰來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只是有一種預感。”
鍾金哈屯不爽的說:“你不願意說就算了,別整日裡神神鬼鬼的!”
林泰來很無奈,他真的不知道具體發生什麼事情。
他只是根據一些史料推斷,四月一定會發生事情,他也在等待。
詳細研究過十五年國本之爭歷史的人都能發現,在這個漫長的時間段內,具體鬥爭內容和形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也就是說,國本之爭也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都有專屬主題和小高潮。
比如在歷史上的萬曆十八年春,也就是目前這個階段,國本之爭的主題就是“讓皇長子趕緊讀書”,從正月一直撕逼了幾個月。
在本時空,本階段的高潮是圍繞他林泰來展開的,但是在沒有他林泰來的原本時空,高潮又是怎麼來的?
對此林泰來依稀有點印象,很多當前階段國本之爭的史料裡,都是圍繞“災異”展開的。
在古人眼裡,“災異”就是上天示警,除了皇帝罪己、宰相請辭這種形式主義,當然還要對“災異”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