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府衙和運司聯合設宴,為林大人接風洗塵。
而林泰來帶著林二哥、陸君弼,一起去參加了。
按慣例,這種宴會都會邀請本地名流列席。
所以林大人看到了不少熟人,比如徽商領袖鄭大朝奉,又比如西商會館的孫大總管。
宴席還沒開始,林泰來與知府吳秀談笑風生時,忽然問道:
“聽說揚州府、江都縣的學校,都專門為西商留了幾個名額?
那些寄籍揚州的西商子弟,都可以在揚州參加科舉?”
吳知府答道:“確有此事。”
林泰來又好奇的問道:“現在揚州城裡,徽商人數已經比西商多了吧?那麼科舉中給徽商子弟留的名額是不是更多?”
吳知府笑道:“林大人有所不知!徽州和揚州同屬南直隸,用別處說法算是同省。
所以徽商在揚州不能算異地寄籍,徽商子弟也沒資格在揚州參加科舉。”
“哦!原來如此!”林泰來朝著徽商領袖鄭大朝奉看了眼,悲天憫人的說:“如此說來,你們徽商子弟也真可憐!
哪怕已經在揚州經商兩三代了,仍然被視為外人,連科舉都無法參加,還不如外省的西商。”
被如此可憐了一番,鄭大朝奉心裡用怒氣燃起的小火苗,噌噌噌的就往外冒。
林泰來又對吳知府說:“這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吧,有點不合時宜了。
其實官府可以考慮,把西商的科舉名額分出一半給徽商,這樣似乎更公平些。”
“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西商會館的孫大總管突然叫道:“這是當初朝廷賞賜給我們西商的名額,死也不肯出讓!”
徽商領袖鄭大朝奉直接大罵道:“放屁!什麼朝廷賞賜,分明是官商勾結!
因為官場中過去有南人官北、北人官南的說法!
所以過往揚州官員大都是北人,跟你們這些來自北方的西商更親近!
因而這個科舉名額的事情,官府就一直偏向你們西商,始終得不到糾正!”
孫大總管毫不客氣的反駁說:“你才是放屁!你們徽州與揚州同省,朝廷又不認你們算寄籍,你們來爭個屁!”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考試這種事情就是大明人民心目中的白月光,沒人願意讓出。
尤其對倉廩足了,該到知禮節時候的富商們,更是格外看重科舉機會。
隨著兩邊領袖互相開罵,在場的其他徽商和西商立刻壁壘分明,互相吵的不可開交。
林泰來深藏功與名,悄悄的退到了林二哥和陸君弼的身邊。
“你們看,他們這不就鬥起來了?多麼簡單的事情?”
林二哥:“.”
陸君弼:“.”
只能說,有些人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天賦異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