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和禮部之間,只隔著戶部,也就是多走幾步路的事情。
但就這“多走幾步”,也蘊含著權力格局的變化。
大明政體成熟後,朝廷衙署制度表面上一直不變,但內裡的權力格局始終在變動著。
尤其內閣和吏部這內朝外朝兩大核心機構,權力變化最為劇烈。
比如當年吏部權力強盛的時候,提名任命各部郎官時,根本不需要各部長官點頭,吏部自己就能定了。
如果在那時候,林泰來根本不用“多走幾步”去禮部。
但現在,吏部想提名一個禮部的郎中,就需要禮部長官也點頭同意,導致林泰來今天就要多走幾步了。
吏部天官楊巍是申時行黨羽就不說了,可文選司一直把持在清流勢力手裡。
所以在下才會說,文選司員外郎非王象蒙不可。”
申時行不以為意,“就算你說的對,那又如何?還能找到比楊巍更順從的吏部尚書嗎?”
這樣的話本該極為驚世駭俗,誰聽到都要大為震驚。
王司徒想了想後,對於侍郎說:“我們王家欠林九元太多,這次委屈王象蒙做主客司員外郎,也可以接受。”
隨後林泰來對王司徒說:“我這好侄兒升不了郎中,升個員外郎也行啊。”
林泰來又道:“即便不換掉楊天官,那也應該敲打一下他,不能完全放任。
看著林泰來和於侍郎,王司徒只能搖頭苦笑,即將再就業的九年大圓滿御史王象蒙在旁邊作陪。
王司徒也驚了,他可太知道難度了,全天下的中級官員除了翰林誰不想進文選司?
又下意識的問道:“楊天官能同意?”
於侍郎:“.”
林泰來說什麼,你們就信什麼?如果他隨口說一個文選司員外郎,你們也直接當成真的?
這時候,林泰來對著門外的僕役喝道:“換茶水!”
當著林泰來的面,於侍郎很不禮貌的對王司徒問了句:“你們真這麼相信林九元?”
論理說,以世侄的資歷,應該升為正五品,員外郎這樣的從五品副職總是差了點意思。”
除了吏部和禮部之外,戶部不可能用蘇州人,那就只有兵部了。
文選司這個吏部的核心部門被清流勢力把持多年,若出現了空缺,楊天官肯定想要安插自己的親信。
就算楊巍偶爾有自己的想法又怎樣?換誰來當吏部尚書,都不可能比楊巍更順從內閣了。
比如這次文選司員外郎可能空缺,老前輩你必須要指派人選,不能任由清流勢力和楊巍私相授受,糊弄老前輩。”
相較之下,還是兵部更適合你。何況你還是武狀元,去兵部更能發揮你的長處。”
王司徒又看向於侍郎,這下就更愛莫能助,不可能幫忙勸林泰來了。
他質問說:“江湖人常道,殺人不過頭點地。如今主客司已經被清光了,因果已經完結,你還到禮部作甚?”
然後林泰來抓起了好大侄王象蒙,大步流星的就往外走。
於侍郎不能置信的說:“對於讓你兼六部郎官,陳有年、趙南星也沒有異議?”
林泰來快速的說:“我感覺楊天官作為老前輩你的黨羽,最近個人想法有點多,竟然還排斥我去吏部兼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