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張鯨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翰林官構陷罷官的東廠太監永久的成為了廠公之恥。
臥槽!殿內所有人都驚了,“敏於行而訥於言的老實人”這個邏輯,竟然完全跑通了!
三是林泰來居然說東廠和清流勢力據點禮部勾結.這種想象力委實狂野而荒謬。
連忙賭咒發誓說:“陛下!林泰來血口噴人,陛下不可輕信!臣當初絕無任何異心,否則天打五雷轟!”
這就是伱自己說的堪比蘇武的生活?
反正大家是能理解了,林泰來不願意“脫身”,遲遲不歸的原因。
只是被張鯨這樣奸賊矇蔽,缺乏實據,所以無奈。”
原來真正釣魚的人是你張鯨!為了報復我林泰來,你甚至不惜陷天子於不義!
看來你張鯨不但蠢,而且壞,又蠢又壞!”
老油條都敏感的覺察到,張鯨開始急了,用這麼生硬手法上眼藥,足以說明張鯨的急躁。
我生平確實不愛上奏疏打嘴仗,大都是直接上門動手,所以當時滿腦子只想回京師當面理論,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嗎?”
眾人:“.”
那時候你還不肯明說,難道你還想對皇爺也敏於行而訥於言?”
萬曆皇帝又想著,張鯨近兩年進貢的財貨越來越少了,乾的蠢事卻越來越多,越看越令人厭煩。
皇帝是一種不講理的生物,對待這種不講理的生物,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態度。
但是沒想到,從宣府鎮到朝廷裡,竟然有如此多玩心眼的聰明人,想要給臣定罪!
所以並不是我想要釣魚,而是朝廷裡像張鯨你這樣的自作聰明者太多!”
萬曆皇帝曰:“此張鯨曾言之。”
張鯨情急之下只能辯解說:“當初也不是沒發現疑點,但因為時間太短,尚未來得及查明!”
林泰來嘆口氣,“話接上回,我卻沒想到,走到居庸關時,又遇上了矯詔的廠衛”
“北鎮撫司奉旨審問時,你卻直接認罪,又是何故?
他們發現,只要接受了“老實人”這個人設,似乎一切都能合理了。
還是那句話,只要接受了“老實人”人設,一切都能變得合理!
至於林泰來到底是真是假,在場的都是政治大佬,根本不會在意真假問題。
說是荒謬,一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明明是林泰來一直在釣魚,甚至還險些翻了車。
林泰來答道:“北虜那邊正在爭奪順義王,我身為大明邊鎮使節,既然到了北虜,當然要承擔斡旋的責任。”
眾人:“.”
林泰來繼續解釋說:“等我進入邊牆之內後,已然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情況。
我這樣的老實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我當時心裡十分氣憤,滿腦子就想著到了京師後,再與那些大聰明官員們理論理論。
皇帝你這略顯浮誇和生硬了手法還有點眼熟,是學的林泰來麼?
申首輔覺得自己不能不站出來說話了,不然這文華殿就成了大型尬演現場。
他身為東廠提督,竟然被宣府巡按、禮部幾個文官制造的假訊息給騙了,導致陛下出現重大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