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鎮順藤摸瓜的經過打探得知,被林泰來殺掉的來三兀去年曾與北虜左翼的土蠻汗合作,參與了對薊遼方向的侵掠!
我從現在開始,要想辦法一個個廢掉,或者壓制住。”
後面則是趙用賢、羅萬化,黃鳳翔、朱賡、陳於陛、張位、鄧以讃
看完名單,趙志皋發現,這裡面除了趙用賢和鄧以讃是隆慶五年進士以外,剩下的都是隆慶二年進士。
除了字面意思之外,還暗含了潛臺詞:這事該怎麼解決才能維護皇帝的體面?
至於能不能聽懂,就看各人的修為了。
正當林泰來放飛思想的時候,忽然有個尖刻的聲音傳入了耳中。
而且這四位閣老,除了許國之外,年齡普遍偏“年輕”。
張鯨抱著對林泰來極大的怨氣,迫不及待的率先發言:“此事的性質很明顯,就是林泰來設餌釣魚!
然後林泰來又故意在北鎮撫司認罪,陷陛下於不義!此乃欺君之罪!”
而京師官場中最著急的人,就是吏部左侍郎趙志皋了,有點關心則亂的意思。
林泰來轉頭看去,原來是東廠提督張鯨到場。
張鯨心裡對林泰來很敏感,成功被激起了怒氣,放狠話說:
“別以為自恃功臣就一定萬事大吉!功臣被殺的例子數不勝數!”
內閣大學士還是三個人的時候居多,四個就算退出一個,也不一定要補。
但作為理論上權力無限的皇帝,當然也有不認賬的權力。
“蠢才!”林泰來不屑的回應說,既簡單又粗暴。
別人入閣的方式:刷業績,養名望,熬資歷,碰時運,抱大腿.
你林泰來的入閣方式:列一個名單,把名單上的人都幹掉,然後就只剩自己人入閣了?
你昨天不是還當眾誇讚于慎行,說禮部尚書非於慎行不可嗎?
如果這不算老實人,又是什麼?只有老實人才會放棄勾心鬥角,屢屢使用動手這樣的笨辦法去解決問題。”
林泰來反問道:“從去年到現在,或者說近三年來,京師裡誰家毆鬥次數最多?誰動手打人的次數最多?”
申首輔向皇帝建議,可以在情報公開之前,皇帝先主動“撥亂反正”,然後再公開反轉情報,這樣可以把皇帝錯判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是所能想出的最好辦法了。
趙志皋:“.”
張鯨沒有笑,毫不猶豫的駁斥道:“去外面問問,從東城到西城,從鐘鼓樓到棋盤街,可有一個認為你是老實人的?”
隨後萬曆皇帝又傳旨,命申時行、林泰來、張鯨明天到文華殿對質,又讓司禮監掌印張誠以及其他大學士也到場旁聽。
林泰來很認真的說:“這並不是罵人,而是指出一個事實。
趙志皋無語,什麼叫等待時機?總感覺林泰來這是在拼玄學。
在一個月黑風高夜,趙志皋冒著風險,微服從後門偷偷進入了林府。
“這不是縱橫塞外的大功臣林九元麼?”
而現在身份則是,一邊享受馬市紅利,一邊暗中寇邊的叛逆!
三歲小孩都知道,殺叛逆不但無過,反而是立功。
張廠公頓時發現,自己失言了,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