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鎮區雖然總面積不算大,但也有十一衛和三個獨立千戶所,大點的邊城邊堡十多個。
大概因為距離馬市較遠,獲利不如其他幾個大頭領,所以來三兀平常對朝廷多有毀謗之言。
而且來三兀與喀拉慎現領主青把都之間,也頗有嫌隙,還曾經發生過沖突。”
中部就是豐洲灘、大板升城、歸化城一帶,是老順義王俺答自領的本部,如今歸了俺答後人和三娘子,主要面對的是大同、山西二鎮。
張家口堡山口的邊牆的牆門開啟,林欽差騎著馬從門洞裡來到牆外,這是他首次出塞。
張指揮猶豫著說:“如果遇到三娘子縱兵來挾,上差不妨從了,陪她耍上幾日。
張指揮也不說虛的,答道:“馬市設在張家口堡,下官自然就有了探聽北虜情報的職責。
林欽差不耐煩這些細碎事務,揮了揮手說:“知道了,把賬單給王軍門就行了!
另外每人多加一瓶酒,以及果脯一盤,算是本欽差優賞的,不過還是讓王軍門付賬!”
林泰來是巡閱整個宣府鎮的欽差,不可能只在宣府鎮城或者張家口堡停留。
此後林欽差就離開張家口堡,繼續去其他地方巡視。
林欽差答道:“八十一斤的雙倍,不就是一百六十二斤?”
邊牆外數里,在已經搭建好的臨時營地上,二十八宿軍旗迎風飄揚,一座大帳矗立在營地的中央。
應該說,這個國策還是比較高明的。
另外王巡撫還接了一件差事,就是安排軍匠煉造一把一百六十二斤重的大刀。
所以在虜部各頭領裡面,如果有那種對我大明朝廷不甚恭敬的人,就可以用來立威。
看在林欽差眼裡,忍不住就說:“有話就放,何必吞吞吐吐!”
王巡撫和張指揮一起將林欽差送出邊牆,但張指揮卻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所以林欽差對張指揮繼續問道:“三娘子最近為什麼總是在這邊活動?她和喀拉慎部之間是什麼情況?”
張指揮答道:“此事說來話長,北虜右翼目前可以粗略劃分為西、中、東三大集團,西部集團是俺答兄長老吉囊的後人,主要面對三邊、甘肅各鎮。
因為在轅門的中央插著一把堪稱雄碩壯闊的大刀,擋住了去路。
三娘子從數百里外歸化城來到宣府邊鎮,一是為了就近獲得大明邊臣的支援,二就是為了尋求喀拉慎部的支援。”
一個就是剛才所說的來三兀,被上差定為反派的那個,青把都的三弟。
眼見林欽差這邊已經沒事,張指揮正要離開,卻又聽到林欽差問道:“馬市設在你這裡,想必你對喀拉慎部內情頗為熟悉?”
雖然草原強者為尊,頭領們大都自恃武勇,但都沒有見過如此有壓迫感的兵器。
這些蠻夷人物可能並不知道“下馬威”這個漢詞,不過此刻卻都理解出了同樣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