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你拿到書坊去,連帶前兩次辨經內容一起,迅速刻版印書!”
江南尤其蘇州城,也是當今的出版中心,做書商的很多,在京城就有蘇州人開書坊。
先前林泰來早就聯絡了一家蘇州同鄉的書坊,進行刻版印書的準備。
他想著,把自己與顧憲成三次辨經的內容自費印成書,然後在士子裡面免費發行。
在名利場這個遊戲中,不能總是打打殺殺,如果不缺錢,那麼氪金的玩法也要撿起來。
就是這時代書本的價格真不低,張文算了算說:“如果印一千本送出去,沒二百兩下不來。”
林大官人冷哼道:“可以拿出二百兩,但至少印兩千本!如果書坊不肯,那書坊東家就別想安生回蘇州養老了!”
“二百兩也有點多了。”張文還想再節省點。
上京之前,林泰來沒想那麼多,加上社團產業一直持續高投入,佔用資金很多,所以他就只帶了一千兩鉅款,但現在明顯不夠用了。
想到這裡,林大官人嘆口氣,又對右護法張武吩咐說:“你跑個腿,去寧遠伯府找李都督借吧。先借一千兩出來。”
等回到住處,林泰來把今天學術辯論的內容默寫下來。
左護法張文問道:“上次書坊管事還問過,這本書起個什麼名字?”
林大官人略加思索後答道:“書名就定為《武狀元三難顧大儒》!”
在考前的任務列表裡,刷學術聲望這一項,大部分環節算是完成了,暫時不用管了。
此後就按部就班,透過請客吃喝娛樂的方式,在考生中繼續刷名氣和口碑。
下一波被請的就是山東省士子,說起來林大官人和山東緣分匪淺,甚至比隔壁浙江省還要親近幾分。
首先林泰來本身就是山東女婿,尤其還是山東籍戶部尚書的妹夫,讓山東士子看林大官人更親切。
同時林大官人又頂著戚繼光槍法傳人的稱號,算是山東武學弟子。
還有就是,林大官人乃是當今最有名的《金瓶梅》研究專家,《金瓶梅》和山東的關係在理論上又是最密切的,山東士子都想和林大官人聊聊這本大作。
和山東士子聚完,就到了萬曆十六年年末的最後七八天,林大官人就暫停了宴請各省士子。
現在大部分衙門都已經封印,不再處理公務了。而且各衙門都會舉辦公宴,性質類似於後世各單位的聯歡會。
按照制定的計劃,林大官人會選擇性的參加一兩次公宴,然後趁機發表詩詞宣揚才名。
周應秋建議說:“如果為了宣揚才名,應該去參加翰林院的公宴,在各衙署裡面,翰苑詩詞流傳度最廣。”
但林大官人不是官員,更不是翰林官,肯定沒資格直接參加翰林院公宴。他只能以後輩弟子身份,找人帶進去。
於是林大官人就想念起了敬愛的首輔老大人,因為內閣和翰林院之間的特殊關係,內閣大學士都會參加翰林院公宴。
當天林泰來就來到了申府,年底這個時候拜訪首輔走關係的人非常多,但林大官人並沒有在大門排隊,直接被請到了內院書房等著。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大概是登門的人實在太多,申首輔沒時間接見林泰來。
林大官人對此很理解,這是自己人不見外的表現,只能先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林泰來又來到申府,還是被熱情的請到了內院書房等候,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然後,又是沒有然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