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浸空明月一灣,
數椽茅屋枕江關。
微山湖水如磨鏡,
照出江南江北山。”
“第四首,性靈派!
邗江春水綠如油,
兩岸依依送客舟。
明秀漸多奇險少,
分明柳色近揚州。”
眾人面面相覷,同一題材還真整出了四首?
雖然因為對林泰來的觀感問題,沒人想表達出震撼,但不代表心裡沒有震撼。
四首詩明面上差不多,寫的大都是江邊景緻,但仔細體會細微之處,內涵各有不同,簡直不像是一個人寫的,偏偏全部出自林泰來。
直到現在,林大官人才念頭通達。憑本事參加的文會,不讓自己作詩怎麼行?
張佳胤深深的嘆口氣,從今天開始,只怕文壇要亂成一鍋粥了。
如果把王世貞比喻成周天子,之前就是西周,之後就是東周。
王稚登代表的吳中派,汪道昆代表的新安派,都拋棄了對復古派的臣服,以後肯定還有更多連鎖反應。
每個人都想在新形勢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張佳胤看不出,林泰來又該是什麼定位?
王老登一直站在門口沒有回座位,看到林泰來終於裝完了,提醒道:“曲終人散,可以放我走了吧?”
堵在門口的軍士仍然沒有散開,林大官人反問道:
“這些亂兵裹挾的是少司馬弇州公,雖然你們和弇州公所見不同,但畢竟都是文壇重量級人物,你們忍心就這樣拋下弇州公而去?”
眾人:“.”
什麼意思?難道你林泰來想要他們和王世貞一起,都被亂兵“裹挾”?
你林泰來不要太過分!
“不不,不要誤會!”林大官人急切的為王老盟主懇求說:“我的意思是,你們為何不對弇州公伸出援手?現在的弇州公迫切需要你們的幫助啊!”
王老盟主抬起頭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閉上了嘴。
林大官人又掏出一個本子說:“亂兵的根源在於鹽務衙門,我這裡有個解救王老盟主的辦法,但需要諸公齊心協力.在上面籤個名,亂兵自然就消解了。”
很多人突然已經反應過來,是不是自從王老盟主被亂兵裹挾,陷入虛弱時開始,林泰來就在等著這一天?
前兩次收二十兩入場費,無形中就在暗示大家,王老盟主是可以見到的。
他們當中的文壇老友,肯定要來看望王老盟主的;他們當中的反骨之人,肯定也要趁機過來落井下石的!
王老盟主就像是一個魚餌,引誘著所有人上鉤!無論是什麼心態,都必定會踏入這個圈套!
想來也真可笑,王老登在山下拼命串聯,才得以在平山堂召開了文會,結果都是給林泰來做嫁衣!
原來林泰來今天故意放任開文會,不僅僅是為了在文壇裝個逼啊,而是還想把人都套進來。
在眾人遐想時,林大官人指著門外說:“如果你們不想幫助弇州公,忍心將弇州公獨自拋棄在這裡,我也不攔著,你們自行離去吧!”
眾文壇大佬看了看門外,你林泰來說這話時,是不是先把堵在門外的軍士撤了更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