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首輔從來就沒把武科太當回事,但如今林泰來除了武科殿試好像也沒有其他大事了。
“殿試那都是小意思,不用浪費太多精力說。”林泰來指著喜報說:“在下想說的是,這位趙巡撫有吏部之姿。”
申時行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你解釋一二?”
林泰來答話說:“楊天官都年過七十,實在太老了,該準備一個接班的人了。
這位趙巡撫就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甚至是最合適的人選。
如果有機會,可以先調為吏部侍郎,以後再接替楊巍。”
申時行說:“吏部乃外朝之首,吏部官的資格要求最嚴,不是每個官員都能調進吏部。”
林泰來答道:“趙巡撫乃是榜眼出身,二十年老翰林了,這個資歷硬不硬?在朝中也能排的上號吧?
趙巡撫當年在張居正奪情事件中,得罪過張居正,然後京察被罷官,這個資歷硬不硬?”
聽到這裡,申首輔也不能不說一聲:“硬,實在太硬了。”
榜眼老翰林加上被張居正收拾過這種資歷,放在萬曆十一年以後的官場,就相當於幾百年後燈塔國的黑人胖子加變性的人設,屬於BUFF疊滿了。
林泰來總結說:“所以單從資格說,選趙巡撫為吏部侍郎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能讓首輔你省心省力。”
這意思就是,推舉一個資格很硬的人上位,運作起來更輕鬆,付出代價更小,何樂而不為。
申首輔沒有直接表態,又問了句:“其為人如何?”
林泰來答道:“趙巡撫性子和楊天官差不多,而且也沒有什麼派系。
況且趙巡撫年過六十,雖然身體很好,但也沒有那麼大野心了。”
申首輔沒再繼續問趙志皋的情況,只感嘆了一聲:“你林泰來是怎麼挖出來這個人的。”
林泰來也就只能說到這裡了,勸幾句就好,過猶不及。畢竟做出決策的人是申首輔,林泰來不能代替。
申用懋看著喜報,有點迷惑的說:“這趙巡撫也太老了吧?比父親年紀還大。”
林大官人趁機拍著胸大肌說:“所以在下舉薦趙巡撫,真心是為了申相考慮,完全沒有任何私心。
畢竟一個年過六十,可能就是幹幾年的老官員,對在下又能有多大用?
對申相而言,此人倒是正合適使用。或許幾年後就能再次換人,避免有人在至關重要的吏部長期任職,導致尾大不掉。”
這話聽起來沒毛病,說得申時行都真動心了。這趙志皋確實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吏部工具人,和現任天官楊巍簡直同款。
但這會兒沒人能想得到,歷史上的趙志皋還能堅持十五六年。
他先後耗走了申時行、許國、王家屏、王錫爵,然後默默無聞的當了七八年首輔,在內閣任上打了三大徵。
林大官人只要能把趙志皋送到京師要害崗位上,扶上馬送一程,以後就不用管了,順著歷史大勢就行了。
搞定趙志皋的事兒,下面再拿個武狀元,就可以準備回南方繼續開拓基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