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萬曆皇帝也分不清,到底哪邊的風水技術更專業,觀點更正確。
而且風水這東西是玄學,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法當場驗證。
吵了一會兒後,李植突然放棄了與申首輔正面辯駁,轉而朝向萬曆皇帝,進奏道:
“陛下!當初選中大峪山營建壽宮,是因為申時行與徐學謨關係親密,故而申時行才會贊同徐學謨的錯誤方案。
而事到如今,申時行已經騎虎難下,所以只能堅持到底!”
聽到這裡,左右搖擺不定的萬曆皇帝生了一點疑心。
申時行無語,兩年前是皇帝伱親自欽準的壽宮地址,現在又反過來懷疑個什麼?
偶然摸到了收藏在袖中的奏疏,申首輔便強行轉移話題說:
“陛下明察,大峪山並非臣一人之私見,本就廣受支援!
今有寧遠伯世子、都督僉事李如松上疏言及壽宮之事。”
申首輔這招叫禍水東引,讓皇帝琢磨別人去,不要再繼續琢磨自己。
剛才萬曆皇帝聽了半天,實在沒有聽到新鮮內容,一幫大臣們都是老調重彈。
所以皇帝也正想著換換口味,便對身旁太監吩咐說:“念!”
太監便照本宣科,將李如松奏疏的內容讀了一遍。
“臣李如松與南直隸蘇州府吳縣武舉人林泰來偶然聽人議論”
扈從的閣臣、尚書、侍郎、寺卿、給事中、御史們無動於衷,這會兒就當是中場休息了。
每個人大部分心思都在琢磨,如今機會就在眼前,如何才能成為“說服”皇帝的那個人?
如果能說服皇帝,那就等於是解決了一個困擾皇帝的大難題。相當於立功,肯定會受到皇帝的嘉獎。
而且同時,又能打擊對面的政敵,簡直一舉多得。
至於太監正在唸的那封奏疏,大部分人的感想和申首輔差不多,只感到平平無奇,並無出色之處。
但奏疏還沒讀完,忽然從龍椅上傳來了“砰”的一聲!
大臣們冒著仰面視君的風險,偷眼瞥了瞥上面,發現是皇帝猛拍扶手。
正當大臣們猜測,這種失態到底是憤怒還是激動時,又聽到皇帝說:
“好!好!好!不想李如松見識如此出眾!”
眾位大臣們都懵了,這是皇帝數日來第一次態度鮮明的表態讚賞某人。
他們餐風露宿的侍奉了幾天皇帝,最後果實被一個根本不在現場的武官搶走了?還有一個什麼武舉人?
眾人很整齊的轉頭,下意識的一起看向首輔申時行。
這奏疏是申首輔現場拿出來的,簡直像是圍棋中能解決全域性的關鍵妙手。
李如松奏疏裡是支援壽宮建在大峪山的,如果皇帝讚賞李如松,豈不就相當於已經同意了申首輔的大峪山方案?
薑還是老的辣,沒想到申首輔還藏著這一手!
就是大家還不明白,李如松的奏疏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皇帝如此激賞?回頭申首輔能否給大家講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