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萬民稱頌的德政,把抗稅風波的怨氣消散了不少。
主意是林泰來出的,但林泰來卻不能站在前臺,他很明白這是屬於趙巡撫的榮光。
還有一件事,這日高長江從蘇州城來到木瀆港,並且帶來了長洲縣知縣袁宏道的書信。
蘇州城裡如果有人給林泰來寫信,一般都是送到南濠街施家巷更新書院,然後再由高長江轉送過來。
高長江稟報說:“聽說袁縣尊準備前往工地視察,估計這信是邀請你同去的。”
長洲縣在縣境最南端,也就是臨近吳江縣的地方,開始了古三江口疏浚工程。
第一期工段約為十里,採取了與過往不同的官督民辦的承包方式,由林氏工程二隊承包。
這才施工一個月,知縣袁宏道就迫不及待的打算前往視察,並且要刻文立碑。
面對袁知縣的邀請,林泰來拒絕說:“你代替我出席,而我就不親自去了。
畢竟那是袁縣尊的舞臺,我就不要喧賓奪主了。”
高長江深以為然,與坐館打交道這麼久了,他很瞭解情況。
在自家坐館身上,很有一種“搶風頭”的被動天賦。
經常出現那種明明沒有主觀意識,卻還是自動搶了風頭的情況。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不去為妙,畢竟袁縣尊是友軍。
隨後高長江又說:“另外坐館託我詳細打聽滄浪亭的情況,現在已經尋摸明白了。”
這段時間,林大官人的日子很枯燥,終於聽到個能引起他巨大興趣的事情了。
作為跺一跺腳就能讓蘇州城晃三晃的人物,連個正式府邸都沒有,簡直就是笑話。
但林大官人又是個講究人,不願意甘於平凡,而不屬於私人所有的滄浪亭就是林大官人覬覦的目標。
“快說!到底是怎麼個情況?”林泰來催促道。
高長江就繼續說:“這滄浪亭地處城南,目前整個園林佔地不到二十畝.”
聽到這裡,林大官人頓時皺起了眉頭,有點不滿意的說:“如此名園,原來這麼小?怎麼才二十畝?”
高長江無語,現在滄浪亭又不是坐館伱的產業,你有啥資格嫌棄小啊?
林泰來對比說:“城裡這些園子裡,拙政園二百畝就不說了,就連那怡老園也有八十畝!”
高長江勸道:“真不算小了,二十畝的園子在蘇州城裡,也算的上中型了。
更何況還有歷史加成,這個面積匹配坐館你的地位綽綽有餘。”
說完了後高長江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勸什麼?勸坐館巧取豪奪也要腳踏實地?
林泰來嘆道:“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萬一再過幾年,二十畝又匹配不上我的地位了呢?”
高長江轉身就走,如果坐館看不上滄浪亭,那還彙報個屁。
林泰來連忙按住了高長江,“來都來了,你先說完!”
高長江動彈不得,無可奈何的繼續稟報:
“先前滄浪亭一直荒廢了很久,直到嘉靖朝時,才有旁邊大雲庵僧人募資重修滄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