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林大官人的深情自述也就完美收官了!
他琢磨著,自己出身以後少不了被別人拿來說事,今天先用袁宏道演練一番,看看效果。
這番講演,參考了後世燈塔國民眾最喜聞樂見的“浪子回頭”套路。
小時候原生家庭的苦難,身不由己的做了錯事,努力向上中的小細節,受到好心人的幫助和鼓勵,悔悟後突破命運不公的牢籠。
種種經典元素齊備,拼接在一起就是最標準的美式“浪子回頭”套路。
袁知縣千言萬語只化成了沉重的四個字,長嘆道:“難能可貴。”
林大官人心中暗喜,看來這個“浪子回頭”套路,在大文學家袁知縣這裡也能行之有效。
總算把過往的一些事情糊弄過去了,以後誰再提起就繼續重複這套說辭。
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想辦法請大文學家袁知縣給自己寫篇浪子回頭主題的散文,那就更方便洗白了。
方仲永為何能如此鼎鼎大名,還不是因為王安石的一篇《傷仲永》?
但袁知縣感慨完了後,又莫名其妙的說:
“我從小就嚮往遊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奈何於家庭而不得施展。
所以我讓你講講案子,就是想著從你這裡體會下那種少年遊俠意氣用事,遊離於律法邊緣的肆意妄為快而已。
而你卻大段大段的講苦難經歷,以及內心剖析作甚?”
林泰來:“.”
看不出來,你袁宏道居然是這樣的文學家,內心深處還存著嚮往違法亂禁的狂野。
最後林大官人也只回復了四個字:“遊俠已死。”
袁宏道細細品味了這四個字,便覺得林大官人真是個有深度的人。
主要是判斷林大官人這個人吧,還是有一點點底線的,內心深處知道分寸的。
就剛才那套說辭,能是一個無腦莽夫編出來的?
其實林大官人對袁知縣更想說另外四個字“葉公好龍”或者“不食肉糜”。
但為了友誼,還是藏在心裡了。
袁宏道回到韋巡撫的身前,回覆說:“這個案子發生在吳縣地界,嫌犯也是吳縣縣民,下官不便收審。”
如果公正審,只怕對不住“浪子回頭”,不公正的審,又對不起自己良心,乾脆就不接了。
作為海內知名的大文學家,還是有點底氣的。
對上面交下來的不合理工作,說拒絕就拒絕了。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某位宰輔公子還在掃韋巡撫的面子,大聲叫道:“都說了王稅使是最合理的人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