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拒絕了陶謙將徐州相讓的請求,卻又表示了可以讓他的兩個兒子陶商,還有陶應兩兄弟去柴桑學院就讀一事,陶謙到是欣然應允了。
當然,雖然不接受徐州牧之職,卻並不代表劉楓這趟出來是免費的做好人。
由於曹操一路的屠城,將從彭城到下坯,還有東海這一路上的百姓都嚇壞了,紛紛拖家帶口的湧向了郯縣,致使郯縣的人口十分的擁擠,連住宿都成了問題。
同時,這麼多的人口,由於逃難的緣故,他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沒有著落的,完全要靠官府救濟,才能得以活命。
而先前為了讓曹操退兵,已經答應過要賠償他一大筆的錢糧。
本來,這些錢糧要是放在以前,到了沒有什麼。
可是,由於曹軍的大肆破壞,彭城、下坯北部,還有東海大部分的縣裡面,今年的糧食都已經絕收了,再加上笮融將三郡之地的錢糧和人口全部捲去了廣陵,正式的脫離了徐州,令徐州的境況更是雪上加霜。
如此一來,郯縣城裡的這麼多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想要繼續救濟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也正是基於此原因,劉楓便向陶謙提出,將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全部移去揚州安頓,充實一下揚州的人口。
而由於本想將徐州牧轉讓給劉楓,卻被他拒絕,心裡感覺對劉楓有所虧欠的陶謙來說,劉楓的這個要求並不算很過分。
雖然他也知道,人口在哪都是最重要的資源。
可現在自己卻沒有心力去管這麼多要靠官府救濟的人口,劉楓此舉間接上來說,也是在幫自己的忙。
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於是便同意了。
這批湧進郯縣的流民,總人數接近了十萬之多,要想將他們從徐州轉移到揚州,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來徐州之前,劉楓並沒想過會遇到現在的這種情景,所以也就沒有這方面的準備。
現在要將這麼多一窮二白的人,平安地轉運回自己的轄地內,最保險的做法,就是用船走水路回去。
這也是最快,最省事的方法,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只不過,自己這次出來,只帶了先鋒號一艘戰艦出來,其他的運輸船根本就沒有帶,想要用船,也就只要在本地想辦法了。
這個時候,劉楓便想起了糜竺來,他們家,可是在東海擁有船隻最多的家族。
既然要去向人家借船,親自登門拜會一下是少不了的啦。
相到便做,是劉楓這麼多年來一貫的習慣,於是,備了一份禮物,帶著典韋和郭嘉兩人,便來到了糜氏府前。
當糜府的門僮聽說是揚州牧劉楓來訪,不敢怠慢,連忙飛奔著進去通知家主,同時讓下人好生的招待著。
當糜竺聽說劉楓竟然主動來登門時,更是大喜過望,吩咐下人開啟中門,親自將劉楓迎了進去。
“本想著邀請使君來府上坐坐,順便談下之前商定的匠人交接之事,又怕打擾到了大人的公事,一直未能行動,現在竟然勞煩使君親自登門,真是過意不去!”
糜府正廳,糜竺擺下宴席,招待著劉楓幾人,其北糜芳則在下首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