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楓與劉表的會面,在對待孫堅方面,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的共識。
雖然玉璽是一個重大的話題,只不過,在朝廷的尊嚴已經被董卓肆意的踐踏,已經徹底淪為一個傀儡的情況下,自身的利益述求,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然,雖然在對孫堅上並沒有取得實質的共識,不過,在雙方的物資往來方面,兩人到是有了諸多的共同話題。
因為有蔡邕與盧植兩尊大儒在柴桑,更有經學大儒鄭玄在柴桑開場授業,使得柴桑的文化氣息濃厚,各地諸多的學子慕名前往。
而襄陽也有水鏡先生司馬徽、以及龐德公等興辦的鹿門山,也是讀書人求學的勝地,同樣有著濃重的學習氛圍。
所以,兩人達成了允許學子自由行走兩地,兩地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的共識。
又由於柴桑產的紙張冠絕天下,無出其右,無論是讀書人,還是官府士族不可或缺之物,所以劉表提出要求,讓劉楓能夠讓其在兩地自由流通的要求,不能人為增設障礙。
劉楓也是應允了。
以前是受限於沒有熟練的操作人員,才導致產量提不上去。
不過這兩年來,隨著熟練工人的增加,紙作坊的規模再次擴大,產量也隨之成幾何式的增長,光靠劉楓自己掌控下的柴桑與吳郡兩地,自然是消化不了這麼多的產能,向外發售已是必然之事。
當然,既然這個要求是劉表提出的,那麼,作為對等,劉楓也要求荊州方面放開商途,允許兩地商人自由往來。
劉表是清流人士,對於商賈之事並不感冒,所以,對於劉楓的這個要求,也是自無不可的應了下來。
由於劉楓的時間緊迫,兩人的會面只持續了一個時辰便結束了,雖然不算說是盡善盡美,達成的成果到也任雙方都較為滿意,現在只是搭起了一個框架,後面的細則,自會有下面的人去談判落實。
......
揚州,柴桑城。
自劉楓年初時帶隊出征後,柴桑便進入了一段平靜的時期,家裡有戲志才這個揚州的總管家打理著,可以讓劉楓省卻很多的後顧之憂。
半看過去了,夏播才結束,從洛陽運過來的第一批人就抵達了九江港。
對於接待移民,柴桑可謂是架輕就熟了、如今柴桑這一地的數十萬人口,近九成都是從江北移民過來的。
移民最怕的,首推疫病這一項,若是這一項沒有防控好,那將會是滅頂之災。
好在,在得知洛陽傳來有數十萬的移民將要到來後,戲志才便早早地讓人在長江岸邊建立起了隔離消毒的營地,現在正好趕上使用了。
“戲大人!”
戲志才正在江邊視查稱民的接收情況,這幾天基本上每天都會有船將稱民運過來,將人卸下後,又掉頭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