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劉宏還在洛陽皇宮坐著,現在不用,也是怕被他知曉後,全部被徵用到洛陽去,那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可就算是為他人做了嫁衣了。
劉楓來窯廠,當然是為了煉焦炭的事情來的。
煉焦炭和燒窯差不多。
只不過,燒窯是要時不時的送入空氣。
而煉焦,卻是要全程封閉加熱,不能有空氣進入。
不然的話,焦沒煉成,煤卻會燒個精光,那就是在白費功夫了。
進入窯廠,劉楓到也沒有客氣,直接對陶義說明了來意。
對於劉楓的要求,陶義自然是沒有二話,立刻讓人按劉楓的要求準備好一座空窯。
他能有今天,完全是憑藉著劉楓的成全,否則,以他一介流民的身份,又怎麼可以有這樣的成就?
對於煉焦,劉楓只知道一個大概,具體的操作,還得靠陶義他們去實驗。
好在,這個時代的匠人手藝都不差,唯一欠缺的,只是臨門一腳的想法而已。
而劉楓,就是這個踹門的人。
雖然他有很多超越這個時代的資訊,可真要讓他自己一件件的去實現,那也只能是想想罷了。
畢竟,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陰差陽錯的來到了這個時代。
很多東西,他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他只能憑著自己的前瞻性,提出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
至於過程,還是留給專業的人去操心吧!
現在就是這樣,對於這種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的煉焦方法,劉楓也只能讓陶義他們自己去實驗了。
就像當初實驗燒製水泥一樣,前面不也是失敗了很多次,最後才成功的嗎?
好在,這個時候的碳實在是太廉價,除了一些人力和運輸成本外,再沒了其他開銷。
而人力當面,也不過是提供一下日三餐罷了,這點糧食,對於連年豐收的柴桑來說,更本就不算事。
所以,以現在的條件,劉楓根本就不會去在乎碳石的消耗,只要能夠成功把焦炭燒出來,就算是掙大發了。
把這任務安排給了陶義後,劉楓便迴歸了柴桑。
雖然諸多的事務,都被戲志才等人打理的井井有條,可作為主公的他,也不可能完全的撒手不去管,最起碼的心中有數,還是要做到的。
轉眼間,端午節漸漸的臨近了。
戲志才已經從從鄱陽傳回了訊息,新開墾的一千畝良田,已經全部種上了日南的稻種。
從眼前來看,長勢喜人,根據以往經驗來看,即便達不到最高的八九石的產量,畝產七石還是有希望的。
這個數值,已經超過了以往的平均值了。
天氣開始漸漸的悶熱起來,南方的梅雨季,總是讓人心情煩悶。
“對了,姜兒都已經出去了一個頓月了,可有訊息傳回來?”
這天傍晚,正在吃飯時,劉楓想到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甄姜了,於是向蔡琰問到。
“還沒有。”
蔡琰搖了搖頭,說道:
“也確實有些奇怪,按說,她只是把貨物押運到雍州,那邊自有人進行交接的,沒有道理去了這麼長時間,卻連一個訊息都不傳回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