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誰呀?”太后好奇道。
“你孫媳婦兒。”趙靖玉道,“我在她面前從來沒贏過。”
太后恍然大悟:“是了,我也聽聞那姑娘能言善辯,膽識過人,還會騎馬打仗,是個不輸男兒的巾幗英雄,只是至今也沒能見上一面。”
“這簡單,改天我把她帶來,讓皇祖母見上一見,就怕皇祖母見了她,就把我丟一旁了。”
“你瞧,還沒怎麼著呢,先吃起媳婦兒的醋了。”太后對身邊的殷嬤嬤打趣道。
“這樣才好,這樣的太子殿下多有人情味。”殷嬤嬤說道。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眾人不覺都想起先前的太子殿下,那位和眼前這位相比,確實少了些人情味,每天端著太子的架子,看著都替他累。
不過,那也不是他的本意,而是皇后娘娘的管束太過嚴格,逼得他不得不那樣。
一想到他很快就要流放北地,眾人不禁有些唏噓。
殷嬤嬤發覺自己說錯了話,忙出聲彌補道:“太后,皇上,幾位公主和諸位嬪妃都在偏殿等著拜見太子殿下,是否請她們進來?”
“去請吧!”太后道,“一家人見個面,親近.親近。”
殷嬤嬤應是,轉身吩咐小宮女去請人。
少頃,一大群花容月貌綵衣飄飄的女子在宮女的引領下進了大殿,面對皇上太后盈盈下拜。
太后免了她們的禮,先將幾位公主叫到跟前來,一一引見給趙靖玉。
有的是姐姐,有的是妹妹,趙靖玉也沒記住誰是誰,只是不停地行禮。
太后介紹完,微微皺起眉頭:“怎麼不見文安公主?”
文安公主是孟皇后的女兒,在眾姐妹中排行老三。
殿裡靜了靜,半晌,有女孩子嬌聲道:“三皇姐病了,怕過了病氣給太子哥哥,所以沒來。”
說話的是五公主宋文昭,平時和文安公主走得近。
眾人心裡都明白,文安公主肯定是因為母后和兄長的事對趙靖玉有成見,不願意來拜見他。
太后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追究什麼,便略過此事不提,接著給趙靖玉引見宋萬基的嬪妃。
頭一個介紹的,便是大著肚子的淑妃。
淑妃已經快臨盆了,大概是怕趙靖玉忌諱她肚子裡的孩子,開口便笑道:“太子殿下真真丰神俊朗,絕世無雙,可惜我們小公主還要再等一個月才能見到這麼好看的哥哥。”
“哈哈。”趙靖玉挑眉輕笑,“宮裡已經有這麼多姐姐妹妹,我倒是更期待能有個弟弟,將來好為我分擔重任。”
淑妃驚訝過後,喜出望外:“太子殿下果然心懷寬廣。”
她先前已經讓太醫診過脈,太醫說有九成的把握是個男胎,鑑於從前孟皇后的狠辣手段,她生怕趙靖玉也是個容不得兄弟的人,正為此憂心忡忡。
現在好了,趙靖玉一句話解了她的心結,她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
宋萬基見兒子如此寬容,很是高興,撫須頷首道:“你們如此團結友愛,朕心甚慰,今晚朕要大宴群臣,明晚咱們自家人再一起吃個團圓飯。”
太后也是許久沒這麼開心,當下便主動攬下活計,說家宴的事由她來張羅,讓皇帝不用操心。
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驅散了半年來籠罩在每個人心頭的陰霾,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認可了趙靖玉這個新任太子,把他當成了自家人。
趙靖玉摸了摸袖袋裡謝南嘉讓蘇錦城捎來的書信,不得不承認,她給自己出的主意很有成效。
謝南嘉告訴他,頭一回和大家相見,不要端著架子,也不要拘束,要儘量表現得家常一些,多一些煙火氣息,才能更快地讓所有人放下對他的戒心。
趙靖玉咂咂嘴,這媳婦兒絕了,大事小事,國事家事,她都能料事如神,真真是他的大寶貝。
人間至寶謝南嘉!
嘮完了家常,宋萬基帶著趙靖玉離開慈寧宮,回前殿去見文武百官。
剛走到乾德殿外,迎面來了一個小太監,見到聖駕,跪地稟道:“皇上,大事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