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記者,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病房裡,警*察同志大致把案情介紹了一遍後,很誠摯的看著白泉,對他的在L市的遭遇表示抱歉。
“不可能,怎麼會是這樣?”
白泉看著對方,眼底滿是猜疑,這一次對他的打擊有點大,讓他很難相信這就是事實。
所幸,和警察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一個人。
這人是中央空調電視臺在望西省這邊的駐地負責人,他這時候也開口解釋道:“白泉同志,事情真的就是這樣的,這個酒駕的人和牧雅林業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本身是一名機場方面的排程員,完全沒聽說過牧雅林業這家公司。”
“那這件事情……是不是太巧了?”
白泉皺著眉,冥思苦想,總覺得那個所謂酒駕的人,應該和牧雅林業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關係。
那位警*察同志是L市這邊專門負責和媒體聯絡的人,他很懂得媒體人的心思,想了想後,主動說道:“白記者,我聽說你們來L市,是為了調查牧雅林業所謂的欺壓當地百姓的事情的,對不對?”
白泉看向對方,點點頭:“沒錯。”
警*察同志又問:“那你對牧雅林業這家公司有了解嗎?”
白泉不知道對方問這句話的意思,他之前對牧雅林業的資訊有過一點了解,就是一家來自X市的育苗公司,成立的時間非常短,大概只有一年的樣子。
警察同志介紹道:“牧雅林業是X市和疆齊省兩級政府今年評選出來的先進企業,他們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是重視研發,出品的樹苗銷量一直非常好,在X市很有名……”
白泉聽著警察同志的講述,只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他並沒有這麼深入的去了解牧雅林業這家公司,雖然已經託人去查了,可是他來到L市的時間還非常短,所以為他在X市做調查的人,並沒有那麼快給予他反饋。
這一趟去阿奇善,原本將會是一個讓他更深入的去了解牧雅林業的契機,可沒想到半途種卻出現了這樣的事情,所以造成了他在資訊的掌握上出現了盲點,也即是偏聽偏信。
這樣的情況,對於他這樣的大媒體記者,應該是很罕見的,可卻偏偏發生了,只能說一切都來得太巧合了。
白泉仍在猶豫,不過他覺得眼前這位警*察同志不會在這樣的資訊撒謊,畢竟太容易查證了,一點撒謊的價值都沒有。
旁邊那位駐地負責人也說:“白泉同志,我看過你們手裡的那一份有關於牧雅林業欺壓百姓的材料了,後來警察同志讓我看了他們的卷宗,嗯,在這裡,你自己也可以看一看,這裡面……其實並不存在欺壓一說。”
他把一份卷宗遞給了白泉,示意他可以自己看。
白泉把卷宗接過去,迅速翻看起來。
像他這樣的人,擁有豐富的調查經驗,看卷宗比普通的警*員更快也更熟練。
很快翻了一遍,他徹底沉默不語了。
事情似乎……和他想象的並不一樣。
過了一會兒——
把整件事情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白泉心裡還有些一點,問道:“那我想知道,牧雅林業在北棹口做的這些事情,到底是為什麼?他們這樣做,完全沒有盈利的空間,這似乎並不現實。”
駐地負責人說道:“你出事以後,臺裡立即發動疆齊省和X市那邊的同志,快速全面的調查了一下,把牧雅林業的背景都查清楚了,他們在北棹口所做的,其實就是一個扶貧性質的專案,他們所追求的並不只是經濟上的效益……”
說時,他把陳牧和牧雅林業在X市當地的一些事情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