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給你推下車子。”大哥在往地裡拉糞,也就是農家肥,用架子車拉到地裡,在用鐵鍬均勻地撒在地裡。雖然現在已經普遍施用化肥了,可是大家仍然有施農家肥的傳統習慣。或許以後會有專家說,農家肥汙染空氣,不能用。可是那些專家都忘記了,咱們幾千年的傳承不都是靠農家肥種的莊稼來支撐的嗎?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突然汙染空氣了。其實咱們國家應該更自信些,不要太在意那些漂亮國還有太極國的話。
遠處的地裡已經有拖拉機在耕地了,轟隆的聲音很有生活的氣息。在劉新上初中的時候,大家還是用牛耕地。那個時候家家基本都養牛,在農種的時候,沒養牛的家庭就要到別家去借。那個時候,去別人家幫幹活叫幫忙。現在基本沒有幫忙這個詞了,現在再讓別人來幫幹活,叫僱工,要收費的。
“時間差不多了,該吃飯了。”劉新看了一下時間。
今天早上,除了稀飯和饅頭,媽媽還炒了兩個菜。平常農忙的時候,爸爸和媽媽早上就是隨便吃點饅頭,喝點稀飯就去下地幹活了,是不炒菜的。這不,劉新回來了,就炒了菜。
“等我以後我結婚了,生孩子了,絕不慣著他。有啥就吃啥,絕不搞特殊。”劉新暗暗下來個決心。
“賣化肥了。”就在劉新家剛吃完飯,突然後面大街上傳來了高音喇叭的叫賣聲。
“他爸,你去看看化肥咋賣的。”媽媽正在洗碗,聽到叫賣聲就對堂屋的爸爸說。
“肯定比集上的貴,還是到集上買吧。”爸爸在屋裡說道。
“爸,就在家買吧,不要太辛苦了。”
街上,一個三輪車拉了滿滿一車的化肥,周圍也有鄰居在問價。
“多錢一袋。”爸爸上前問價。
“22,您要多少。”
“我要十袋,你比集上賣的貴呀。”
劉新聽了,就回到家裡,從行李箱裡拿出了錢。這是回來的時候專門取的錢。
“要是咱們要的話,就20一袋。”等劉新回到這裡,價格已經談到了20元一袋子了。
“那也貴阿,集上才賣18塊一袋子。”爸爸和媽媽一向很節儉,20塊錢可以花很久。
“表叔,再低了,我們就掙不到錢了。”其實這些人就賺個辛苦錢。
這個時候,有的鄰居已經買了。
“那就給我卸10袋吧,幫我們搬到門樓裡面。”想著爸爸到集上拉化肥辛苦的樣子,劉新就付了錢。
“讓你爸到到集上拉回來多好啊。”回到家,媽媽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