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資5.5億美元的現金併購,剩下的資金以藍星科技集團的股票交叉持股完成併購。”通訊器的另一邊羅晟傳來了聲音。
“明白!”張博文點點回應,通訊很快就結束了。
全部用現金收購是很蠢的決定,拿現在的藍星科技股票交叉持股,把這裡騰出來的現金在下半年的時候用來回購公司的股票抄底,到時候併購驚奇的錢等於是一分錢都不出反而大賺了一筆。
一方面驚奇漫畫持有的藍星科技股票可以透過這筆資金的回購全部對沖掉不說,還能買入更多的股票,那當然就賺的更多,因為羅晟料定藍星科技的股票還會進一步暴跌,遠遠不到抄底的時候。
同時更關鍵的一點在於,全部拿現金併購,拿驚奇動畫的核心層可能就會套現離場,說不定漫威宇宙計劃會出現變故甚至玩砸了,這筆十幾億美元的投資可能就打水漂,變成一筆不良資產了。
交叉持股,把驚奇漫畫綁在藍星科技集團的戰車上,也間接把核心層綁在一塊,他們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在裡面才能更加盡心盡力的把漫威影業做大做強。
現在股市整體下挫嚴重,藍星科技的市值也在不停的下跌,不過這對於漫威公司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背靠一家大集團,以及起碼的週轉資金能到位就足夠了。
股票市值這種東西,說重要是想要套現離場的時候最重要,但想要繼續在漫威事業上做出成就,股票市值的波動沒有任何影響。
……
與此同時,阿維·阿拉德也在和驚奇漫畫公司的董事會召開會議進行緊急商討,就藍星科技集團併購公司一案進行了討論,股東們大多數都同意把自己賣給藍星科技,找個大腿抱著,大樹底下好乘涼,完美對沖風險。
唯一有問題的地方就是併購價格的問題,大多數股東都覺得藍星科技報價稍微低了那麼點,要是能夠再高一些,這事情很快就能達成共識。
要知道,驚奇漫畫公司也很著急,都希望在《鋼鐵俠》上映之前找到新東家,把潛在風險轉嫁到藍星科技集團身上,有大集團兜底,這樣驚奇漫畫公司就不用面臨破產清算這種生死存亡的危機了。
……
到了張博文與驚奇漫畫掌門人見面後的第二天,媒體突然刊登了一則訊息並在業界鬧得沸沸揚揚。
《紐約客》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風聲,文章報道藍星科技集團的全球執行副總裁正在與驚奇漫畫公司的CEO洽談併購問題。
張博文在當天上午就看到《紐約客》的報道,他想也沒有多想,肯定是華爾街放出的風聲,目的很簡單,為了拉動驚奇股票。
果不其然,訊息傳出來之後,驚奇漫畫的股票應聲上漲,市值達到了29億美元。
恐怕不只是華爾街,驚奇漫畫的一些股東肯定也偷偷地對媒體透漏了這一訊息,這在正常不過了,一旦發生一家公司對另一家上市公司的併購案,哪怕這家上市公司當前處境很糟糕,股票也會逆勢上漲,因為有人買進肯定就會上漲,這是市場的基本規律。
但同樣也是有風險的,因為藍星科技也有可能不買,那對於一些炒股的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可就慘了。
風險與收益是並存。
這一事情曝光出來之後,在好萊塢也是鬧得沸沸揚揚,16億美元的報價算是中規中矩,甚至有點小幅偏低,可沒辦法啊,驚奇漫畫的處境擺在那裡的。
正所謂好事多磨,收購的事情曝光之後,緊接著其它相關的事情也在同一時間浮出水面。
當天,另外兩件與驚奇漫畫公司相關的事情也被《洛杉磯報》、《紐約時報》和《好萊塢報道者》競相報道。
一件是一份版權宣告讓此次收購案起了新的波瀾,另一件事情是迪士尼突然進來橫插一槓子。
……
 
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