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怪他會吃驚,因為在他看來,百姓其實都是有自耕地的。
秦國是由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
很多人不懂,兩者之區別。其實,最大的性質,就是奴隸制的基礎是由奴隸進行井田制集體生產,而封建制的基礎是則是平民一家一戶的個人生產。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成千上萬的奴隸,透過軍功,成功轉化成了自耕農,有了自家的土地。
而立了軍功的,則是額外封賞了更多的土地。
比如,軍功爵位等級中最低階的“公士”,只須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獲得田一頃,宅一處,僕人一名。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立了軍功的人,土地就有額外的分封,這叫軍工田。
所以,在嬴政看來,大秦子民,只是各家田地多與少的區別,而不可能百姓沒有田地一說。
嬴政道:“自天下一統後,立有軍功的將士達數十萬,到了後期朕就是擔心繼續封賞土地,會使得土地不足,於是還為此釋出新令,以俸祿代替土地分封,凡侯爵以下者,皆不再分封土地,以俸祿代之,名為歲俸。怎麼百姓還會沒有自耕土地?”
李陽苦笑:“陛下雖說是給天下百姓皆留了自耕地,但是……”
“有話便說,朕不會怪罪於你。”嬴政知道李陽肯定想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
李陽點點頭,這才道:“陛下難道忘了,在這十餘年間,不斷動用民力築長城、修馳道、造阿房宮、建驪山墓等,徵用勞力數百萬人。以至於耕作生產所需的勞動力嚴重缺乏,因此出現了‘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之情景。”
聽到這話,特別是聽過了後面兩千多年曆史的嬴政,不由一陣尷尬,不過倒是沒有怪罪李陽,而是不解道:“徭役雖重,但朕又沒讓他們上交自耕地!”
李陽無奈的嘆了口氣:“陛下雖然沒有讓他們上交土地,但是天下百姓,皆在服役,無人耕作,但依舊要上交田稅,怎麼辦?”
嬴政愣住了,看向李陽,等著他的後話。
這時,李陽自說自答的道:“田中無慄,這田稅須交,於是只得賣田換糧,一來交稅,二來家中老弱婦儒生存之用。而能買得起田的,自然是那些有存糧的新貴們,以及那些土豪士族們了。所以,這十年間,秦國的土地就這樣慢慢的全都流到了他們的手中。”
是的,秦國統一後,真正最要擔心的,就是分封的新貴做大的問題。只不過,秦國短命,還沒來得及發現這個問題,秦國就被秦二世給玩完了,因此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今因為李陽的出現,已經改變了秦國的局面,所以這個問題就免不了要擺到檯面上來正式面對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聽到這裡,嬴政終於是恍然大悟,明白了問題的癥結了。
因為在秦國,立了軍功爵位者,是可以免服徭役的,所以在平民服徭役時,他們依舊可以忙事耕種,家有餘糧。如此一來,當平民家因沒有青壯勞力耕種,無以生存之時,只得將土地賤賣給這些新貴們和士族們。
這時,李陽接著道:“如今之秦國,上面國家窮,下面百姓苦,唯獨中間那些新貴們和士族們富可敵國,一國之錢糧,盡握他們之手。此次百姓饑荒,國家無力振災,而只靠百餘家商人,便是解決了這天下的百萬災民,可見土豪士紳們之富有。如此這般下去,莫說興盛強國,只須再來一次災荒,百姓又將再度造反不可。陛下,這個問題已然十分嚴重,還須早做準備啊。”
這一下,嬴政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說句難聽點的話,這可是有亡秦之危啊。
“此乃秦國曆年政策實施下,造就的難疾,一時恐怕難以解決了。”嬴政沉吟了一句,然後道:“你可有辦法?”
李陽道:“沒有好辦法,重症只有用猛藥!”
“何猛藥?”嬴政問道。
李陽伸出四根手指:“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嬴政一愣。
李陽點點頭:“正是,要想興盛,必先解決溫飽,要想解決溫飽,必須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