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秦軒選中的並不是雜詠詩卷,陳忠平總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眼前這畫卷雖長,卻也只花了自己兩百多萬,和價值八千多萬的雜詠詩卷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不過秦老弟,你怎麼會選擇這幅畫呢?”陳忠平不解地衝著《雁蕩圖》仔細打量,“莫非,它也有什麼不同之處?”
秦軒點點頭,“這幅山水畫卷的名字叫做《雁蕩圖》,是前清錢維城的真跡。”
“雖然這個人我沒有怎麼了解過,但直覺告訴我,他的這幅作品,應該價值不俗才對。”
說完,秦軒便將目光投向了同樣詫異的葉舒良。
陳忠平曾經說過,葉舒良擁有前清血脈,這前清的東西,他肯定比他們兩人熟悉。
果然。
當葉舒良聽到錢維城三個字先是愣了一下,隨後趕忙湊上前去,對著七米多長的《雁蕩圖》就上下端詳了起來。
“這畫老陳買回來之後,我還沒來得及欣賞,沒想到竟然是錢維城的真跡。”
說著,他從兜裡拿出了一隻小型放大鏡,對準《雁蕩圖》的細節一一看去。
同時,他也開始向秦軒講解起錢維城的生平。
“錢維城字宗磐,號稼軒,康熙帝59年生人,自幼聰慧。”
“乾隆帝十年時,考中狀元,後曾官至刑部侍郎。”
“繪畫方面,他遠學元代四家,近學清初四王,樹石靈秀,臻至妙境。”
“光是乾隆帝的收藏目錄《石渠寶笈》裡,就收錄了他的160多幅作品。”
“足以見得錢維城是有多受乾隆帝喜愛。”
話音落下,葉舒良指著《雁蕩圖》中的畫面說道:“你們看。”
“這《雁蕩圖》的構圖繁密、奇峭,行筆細勁而富有層次。”
“山、樹、屋、人,各處細節都十分完備。”
“近看細緻入微,遠看大氣磅礴。”
“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讚歎地拍了拍手,葉舒良繼續向著畫卷中的落款一指。
“還有這裡。”
“落款寫的是‘臣錢維城恭摹李唐本’。”
“也就是說,這《雁蕩圖》是錢維城獻給乾隆帝的進御之作。”
“既然要進御,在做畫上必然會耗費他極大的精力,所做出的畫作,也肯定會比平時的作品要好上許多。”
說完,他又指著畫作上那些大小、形狀各不相同的紅色璽印興奮地說道:“很顯然,他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這兒,這兒,還有這兒。”
“不但有著乾隆帝的八枚璽印,還有嘉慶帝和宣統帝的鑑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