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來說,團參謀長的職責就註定了田國忠平日裡忙活的東西基本上都在指揮部內,絕對沒有張青山和胡英澤忙,所以,給他找點別的事做,也是應該的……相對來說,這也是讓田國忠給他倆分擔一些擔子,要不然,真忙起來,絕對會忙的人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同時,從另一面來說,這也是對田國忠的信任。要不然,放在一些軍閥的隊伍裡,大家都恨不得事必躬親,一個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緊緊地抓在手裡,豈會放權給別人?
“可是……”
“好了,老田,你也別抱怨什麼了,你總不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我和老胡忙死吧……就這麼定了。”
一旁的胡英澤也舉手道:“我同意。”
二比一,於工於私,田國忠都沒什麼好說的,只能嘆了口氣,很惱怒的瞪了眼他倆,算是接下這個任務了。
第二天的大會上,大家在表決中,一致同意,羅英傑辭去突擊團情報主任的職務,同意由羅英傑擔任敵後武工隊隊長。同時,因為考慮到敵情的複雜性,所以決定,敵後武工隊隊長和指導員暫時都由羅英傑一肩挑……羅英傑做夢也沒想到,這麼快就得到這麼好的一個職務:對於羅英傑而言,這確實是最適合他,也是最讓他開心的職務:這可跟他當初擔任縣遊擊大隊大隊長有很大的不同。
從一點上就很能說明問題:當初,羅英傑擔任三橋縣縣遊擊大隊大隊長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他沒有強大的武力後援來支撐他的很多作戰計劃,辦起事來,很多時候都束手束腳。
可現在,有了突擊團做堅強的後盾,那麼,他就能放手大幹……說的簡單點:以前,情況不對的時候,羅英傑只能自己硬撐著,可現在嘛!大不了老子帶著人馬退回到突擊團的地盤,小鬼子你有本事就打過來試試?或者,請突擊團伸出援手,給小鬼子來個反包圍,看誰吃了誰。
事實也確實如此,既有江湖俠義之氣,又有嫉惡如仇的個性,還具有豐富游擊戰鬥經驗的羅英傑,乾的真不錯。
三天後就挑選出了三十個戰鬥隊員和十個宣傳隊員,然後,他就帶著隊伍出發了。
又過了兩天,羅英傑就幹出了第一件大事:利用小鬼子不知道武工隊的存在和到來,設下埋伏,一舉殲滅寶源縣偵緝隊的一小半,打死打傷了對方二十來人,活捉了十三人,一舉轟動整個寶源縣及其周邊地區。
隨後,又接連幹出幾個大事件,終於迫使小鬼子鄭重的對待武工隊,可是,此時,武工隊已經在寶源縣農村地區紮下了根,跟漢奸二鬼子們鬥得不亦樂乎。
最終,小鬼子不得不重組偵緝隊,並把偵緝隊的名字改為便衣大隊。
從此,便衣大隊和武工隊就開始較量起來。只不過,小鬼子覺得武工隊只是一些農民,算不得正規軍隊,所以一直不予以重視,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小鬼子很少直接參加對武工隊的圍剿——畢竟,小鬼子的兵力有限,不僅要支援前線,還得隨時準備應付打過來的突擊團。
可是,反過來,突擊團對於武工隊的支援力度真的是格外的大,幾乎要人給人,要搶給槍……兩相對比,優劣一目瞭然。
到了兩、三年後,武工隊終於發展到了小鬼子不得不重視的地步——再不重視,小鬼子別說下鄉搶糧食,就是自身也難保,別的不說,除非幾個人一起出門,否則,連街都不敢逛了,絕對會被打冷槍的。
武工隊不僅在寶源縣鄉鎮建立了民兵聯防,連寶源縣以外的地區都建立了聯絡點,發展隊員,形成聯防。甚至已經把觸手伸到了縣城……可不是在縣城裡私下裡活動,而是公開刺殺落單的小鬼子,而且不是一兩次,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兩三次。對於小鬼子來說,武工隊如此猖狂,他們還能坐視?
大會同時一致透過了對陳鑫的任命……只不過,因為要應對小鬼子出的暗招,這事不能公開說,所以,只能私下裡給陳鑫下命令。對此,陳鑫果然沒有任何意見,爽快的就接受了命令。
同時,大會正式確定了一項對於突擊團目前來說沒什麼影響,可對於未來的突擊團和抗戰局勢有著決定性作用的議題:藏兵於民!
藏兵於民的意思很好理解:突擊團發展過快,現在是該穩定下來,好好整合一下內部資源和各種問題的時候了。
突擊團現在已經有五個營以及各種特殊連隊,其人數早就遠遠超過了一個正規團兩千七百多人的編制了。可問題是,面對百姓們踴躍參軍的熱情,大家自然不能潑冷水,卻又實在收不下這麼多人,於是,就提出了這個辦法:讓多餘的兵員回去,同時也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培訓——就是民兵!
如此一來,平時,這些民兵可以訓練和聯防,形成自保。突擊團需要的時候,他們又可以只需稍加培訓,就能成為新兵。既解決了兵員太多、養不了這麼多人等各種問題,又不失去其戰鬥力,而且等於給突擊團形成一個巨大的兵員……絕對的一舉多得——這個辦法雖然早就執行了,卻是第一次在大會上形成正式的決議。
而這,就是有百姓支援所形成的最大的特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