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中醫,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光榮傳統。
沒有一手好字的醫生,在師傅手裡,是不能出師的。
中醫講究正通仁和,天人合一。
人要自己置身於宇宙萬物之中。
用辯證的方法,透過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出病情,反覆推敲,才能給患者下藥方。
這就是為什麼一箇中醫,看病需要很久的原因。
而寫的一手好字,更能讓人收心,心平氣和的看病,學習,生活…
都說其字如人,最起碼一個人的心靜,閱歷,膽識,等,都能從字型上表現一二。
安民醫生寫了一輩子病歷,用了一輩子大氣磅礴的正楷。
幾乎每一個字都堂堂正正,渾然天成,可以說幾乎完全能被用來當做小學生字帖。
每每吃完飯,寫完病歷,他還要看看醫書。
中醫講究,看到老,學到老。
看完醫書之後,安民醫生休息前的最後一件事就是開啟微信。
幾乎每一天,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奇葩患者,他們或忘記了自己的藥應該怎麼吃,或忘記了明天早上還是中午去門診。
總之,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然了,裡邊不乏很急的問話。
“大夫,我兒子高燒不退,貼了足貼,吃了布洛芬,還在38.5℃以上,可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安民只要沒接到患者打來的電話,都會翻找病歷,那裡清晰的寫著每一個患者的電話,聯絡方式。
無論多晚,他都會第一時間打過去,訊問孩子的情況。
“您是***家嗎?我是安民醫生,孩子情況怎麼樣?”
“大夫您好,急死我們了,貼了退燒貼,吃了布洛芬,孩子依然39℃,可怎麼辦才好?”
“吃了布洛芬多久了?”
“十分鐘?”
“再等十分鐘看看,孩子喝水情況怎麼樣?拉肚子嗎?”
“喝水還可以,拉肚子很厲害,孩子的姥姥都急哭了。”
“你是早晨過來的那個患者母親把?早晨你說了孩子高燒,拉肚子,我看了下孩子扁桃體發炎了。但是應該是孩子大聲哭鬧不止造成的,孩子呼吸沒有雜音,拉肚子給你們開了蒙脫石散,我懷疑孩子是漲什麼東西了,比如手足口,幼兒急疹等,這個一般要持續發燒24小時才能看出來。”
“如果十分鐘之後孩子體溫退下來了,你們就多給孩子喝點溫開水,裡邊放一點點鹽,特別少就可以,多了對孩子身體不好,只是為了防止脫水。”
“如果你們依然害怕,就開車來這裡,那點口服液,防止脫水那種…”
安民醫生就是這樣的醫德高尚,這也是安民診所在城中村賴以生存的根本。
他的診所裡雖然都是些小孩肺炎,發燒感冒,手足口或者一些中醫慢性病人。
但是彰顯一個醫生醫德的最好標準,是他屋裡懸掛的密密麻麻的錦旗,基本都是三個月之內的,太久的,早就被前邊的代替…
ps:漫長的鋪墊終於要結束,馬上要進醫院了,反正各種不理想,為愛(⑉°з°♡發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