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楊、呂二公到了,正在廊下候詔!」
「宣!」
楊業與呂端聯袂入殿,在內侍的引導下,直至殿東廡方才看見劉皇帝的身影。劉皇帝正側臥在一張軟榻上,手裡拿著一本奏章,有一搭沒一搭地翻著頁,注意力顯然不在上邊,情緒也不太好的樣子。
二人互視一眼,一齊行禮。
「免了!」劉皇帝聲音很平緩,但就是給人一種突兀的感覺,打斷了二人的動作,手往側邊一伸:「坐!」
「謝陛下!」
二人落座,劉皇帝一時沒有開口,等了一會兒,還是楊業起身,拱手道:「不知陛下召臣等,有何訓示?」
頭終於抬起,劉皇帝看向楊呂,心中不由生出些感觸,脫口而出:「放眼當朝,你們二卿,是朕最信任,也最倚重的大臣了!」
聞言,楊呂二人都不由愕然,此類話劉皇帝不是沒有說過,但以今日給人的感感覺最為真摯。
呂端依舊是那副恭謹的模樣,躬身一揖,四平八穩地道:「得蒙陛下信任,是臣等之幸!」
【鑑於大環境如此,
楊業反應看起來要慢半拍,但稍作思考後,用力抱拳,鄭重道:「陛下倘有吩咐,還請降旨!」
聞言,劉皇帝嘴角敲了敲,那是種欣慰的反應,卻沒搭理楊業,而是瞧向呂端,把手中的奏章遞給嵒脫,讓他傳遞:「你看看!」
接過奏章,呂端麻利地翻閱起來,眉宇微蹙,不是為難,而迷惑。這是一一份履歷表,高密知縣,康保貞。
大漢官吏成千上萬,知縣令長都是百里侯,也是大漢官僚系統中的基石職位。呂端作為吏部尚書,在吏治上的個人能力與業務素質是過硬的,但讓他記住每一名官員的履歷也是不是現實的,何況高密只是河南一小縣。
不過,能讓劉皇帝親自過問,並且態度如此不尋常,這其中必然有什麼不知道的關節。莫非又出了什麼弊桉,閱覽間,呂端腦子裡閃過這樣的念頭,人也更加小心了。
再度瀏覽一遍,呂端還是沒有發覺什麼異常,僅從履歷而言,這康保貞就是一個「普通」吏轉官僚,政績不算突出,但經歷很豐富,年紀也夠,至少從呂端的眼光來看,倘若這份檔桉記錄屬實,那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然若沒有問題,劉皇帝也不會如此鄭重其事了。思慮間,呂端忽然意識到一事……
康寧昨日先被下詔獄,又移交大理寺之事,訊息已經逐漸傳開了,並衍生出各種傳說版本,呂端自然不可能沒有耳聞。
將這兩事聯絡到一起,那值得說道的就多了,倘若這二康之間有什麼不尋常的關係……思及此,呂端眉宇間的沉凝之色也不由加重了幾分。
呂端與康寧雖然沒有什麼關係,但沒有交際往來,不代表毫無瞭解,至少康寧及背後複雜的利益鏈條是察覺得到的,康寧一人,牽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