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不過,此時的趙普,並未表現出來,只是應道:“臣當協同臣僚,拿出具體措施,督辦此事!”
“好!”劉皇帝頷首:“趙卿辦事,朕放心!”
“陛下謬讚,臣不敢當!”趙普客套性地謙恭應道。
“陛下,這是吏部報上來,北伐之後,北方諸道州,官吏升遷調動名單!”這個時候,宋琪也拿出一份奏章,呈稟劉皇帝。
“北伐戰爭曠日持久,北方尤其是山陽、遼東二道,戰禍嚴重,滿目瘡痍,亟需恢復,而這首要之事,就是選派幹練職吏,官吏用得好,方可事半功倍!”劉皇帝頓時打起了精神,輕笑道。
劉皇帝閱覽了一番,這一次人員調動,規模有些大,除了山陽、遼東這些需要繼續補充官吏的道州外,還包括正常的升遷貶謫,以及在北伐戰爭中有功有勞的一些官吏。
涉及到數百人的名單,劉皇帝自然沒有精力去細看,在山陽、遼東這兩個比較要緊的道州官員名單上瀏覽一番,便放下了,朝宋琪指示道:“你們核定之後,若無問題,交由太子審閱一遍,如無疑議,就降制吧!”
“是!”
劉皇帝呢考慮了下,看著宋琪,道:“關於山陽道布政使的人選,為何沒有擬選?楚昭輔一人身兼兩道,只是權宜之計,不能長久,朕回京前,也曾答允他,如今已然開春,這件事,拖延不得!”
“一道牧守之職,還需陛下欽點,臣等不敢妄定。”宋琪道。
劉皇帝微微一笑:“決定權在朕,你們就無廷推?”
“臣等以為,當自諸部司衙主官中選派,如此地位相當!”趙普說了句。
聞言,劉皇帝慢悠悠地起身了,踱了幾步,扭頭看著宋琪,道:“宋卿,你可願再往山陽任上一行?”
此言落,三名宰臣,表情各一。李業大感意外,忍不住打量了劉皇帝一眼,他自然聯想到當初在塞北時自己的進言,陛下這還是採納自己的意見了?
趙普則是眉頭緊了下,在政事堂裡邊,任何一個人員調動,都值得考慮,何況是宋琪這位次相。雖然在某些事務上,趙普與宋琪是有矛盾的,但也合作了這麼長時間了,驟然離任,對趙普而言,也難料喜憂,換個人,未必比宋琪更合得來。不過,趙普心思一打轉,也沒說什麼,皇帝都開口了,暫時先坐觀。
宋琪則稍微呆了下,迎著劉皇帝略帶笑意且平和的目光,略加考慮,躬身道:“陛下若有差遣,臣萬死不辭!”
“宋卿真國士,人之楷模啊!”對其表態,劉皇帝很是受用,笑吟吟地說道:“不瞞諸位,山陽之任,朕也思忖多時,大漢不缺牧守之才,但山陽特殊,思來想去,也唯有宋卿,最為合適,也最能讓朕放心,以山陽事委之!”
“多謝陛下信任!”聽劉皇帝這意思,哪裡不知他主意早定,宋琪也沒有多少不滿,拱手應道。
“時在節中,也不必急於赴任,在京內休息一番,待春暖花開,再登旅途!”劉皇帝態度越發顯得和善了:“屆時,朕親自給你送行,這二治山陽,也可為大漢官場上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