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作戰,儘可交與我東海水師,只要擊破高麗的那支水軍,便可放手登陸,席捲其西部國境。大漢水師,既然能浮海擊遼,再南下攻高麗,並非難事!”
“海安侯!不要小瞧了高麗軍!”見郭廷渭粗糲面容間的張揚之態,趙匡胤眉宇間浮現出少許陰霾,冷著聲音:“蘇州港海戰,遼軍自縛手腳,乃竟全功。這高麗水師,未必如遼軍那般。不能拿遼東的大好形勢,去冒險,倘若水軍有失,造成的後果,將不是我等所能承受的!”
見狀,郭廷渭也變得格外認真:“榮公,水軍作戰,比之陸上作戰,本就安危難料,水師兒郎,哪一次出海,不是冒著傾覆的風險?
只是,臣對大漢水師有信心,我們戰船更強大,武器更精良,將士更是訓練有素且水戰經驗豐富,絕不是高麗那拼湊出的水軍所能比較的!
末將也有信心,率領水師,戰而勝之!”
看趙匡胤神情愈顯不滿,臉上彷彿籠罩著一層陰雲,郭廷渭心中也不由嘀咕了起來。意見相左也就罷了,總不能真得罪榮國公吧,他可沒有高懷德的底氣。
腦中念頭一閃,郭廷渭趕忙轉向劉暘:“殿下,臣領軍作戰,只要登船起航,便絕不會小覷任何敵手。至於高麗水軍,也正是因為重視,才建議主動出擊。
如今,遼軍那孱弱的水軍早已灰飛煙滅,高麗建立水師,針對是何方?唯有大漢!高麗軍隊,能夠給大漢造成威脅的,也只有他們那支水軍了!”
“海安侯,不是自信能夠擊破高麗水軍嗎?”趙匡胤不鹹不淡地說道。
迎著趙匡胤的目光,郭廷渭心下暗道,這榮國公,陸上統帥作戰是把好手,但對水戰,對海軍,仍舊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與見解啊。
事實上,也是如此,畢竟大漢在海軍上面臨的威脅太小了,幾乎沒有敵手。而此番東路北伐軍,東西一海一陸進攻,也是遵照劉皇帝的戰略,趙匡胤也只是個執行者,要說對海軍有多麼地重視,多麼地肯定他們的功勞,那也不見得。尤其有耀州之敗的插曲,攻入遼東,取得如今的戰果,主要還是靠西線對錦州的突破。
郭廷渭拱手,對劉暘道:“殿下,正面對敵,高麗水師自然不足為道。然而,倘若對方,採取避戰呢?倘若高麗水軍,採取對海路航線的破襲,對遼東大軍補給轉運船隻進行襲擊呢?
如今,支援遼東戰事的輜重,已經主要來源於海運,若海運有失,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殿下與諸公,也當明白吧。
大漢水師雖則強大,卻也難顧全到整片海域與航線......”
郭廷渭這話一出,不只是劉暘,連臉色生冷的趙匡胤,表情也凝重了起來。見自己的話引起了他們的重視,郭廷渭請示道:“因此,臣建議,在高麗遲疑之時,舉東海水師南下,趁其水軍集中之際,破滅之!只要消滅了高麗人的水軍,那麼接下來的局勢不論如何發展,就仍在我軍掌控中。”
“高麗對我軍的威脅已然萌發,就當將之消滅於萌芽,以免釀成禍患!”郭廷渭擲地有聲。
郭廷渭說完,就換了個自在的坐姿,不再言語,任他們考慮利害。劉暘微低著頭,沉思良久,抬頭看向趙、高、曹三人:“諸公以為如何?”
高懷德當即表態:“殿下,臣以為郭將軍所言,不無道理!”
目光落在如雕塑一般坐著的趙匡胤身上,聞問,嘆了一口氣,扭頭看向郭廷渭:“海安侯,你能保證一舉擊破高麗水師,徹底消滅他們嗎?”
顯然,趙匡胤也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