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跟在身邊的劉楊,劉皇帝問:“你是不是覺得,我親自來拜訪趙普,還帶上你這個太子,對趙普過於禮遇了?”
聞問,劉暘回了回神,搖頭道:“爹對大臣,素來禮遇,如此也是向天下展示您對賢士的重視。趙公乃是舊臣,對西南的安定也立有大功,閒賦半載,不聞不問,親自探訪,並無不妥!”
聽劉暘這麼說,劉皇帝則道:“朝中對趙普的非議可不小,可少有人以其為賢才名士!”
“如非賢士,何以得到爹你如此看重?”劉暘反問。
“你這回答,取巧啊!”劉皇帝微微一笑,而後似叮囑一般,說道:“你記住,趙普此人,才過於德,卻是帝王最喜歡的一類大臣,有什麼事,有什麼問題,交給他,一定能給你一個滿意的解決結果。治國也一樣,只要與他施展的機會,他也定然不會辜負!”
“您對他評價如此高?”劉暘是真的意外了。
劉皇帝笑笑,道:“你不是在觀人,今後,有的是機會觀趙普!”
沉吟了一會兒,劉皇帝問:“你覺得,趙普回朝,該授予什麼官職?”
對此,劉暘陷入了一陣思索,遲疑了下,道:“當以宰相相授?”
“具體何職?”
這下劉暘乾脆了許多:“尚書僕射如何?”
“你倒是大方!”劉皇帝道。
政事堂諸宰相,如果要論職位、論權力,必然是總領諸部司的尚書省主官權力最大。因此,到如今,朝廷也還未授予過大臣尚書令,有也只是追贈,連早期的一些虛銜都廢掉了。而不至於此,連尚書僕射都沒有與人。
目前,政事堂中,魏仁溥這個首相就是以中書令的職位,總領朝政。而如果將尚書僕射的職位給趙普,顯然有些過重了,哪怕再看重他。
“您說給趙普足夠的施展機會,尚書僕射豈不正合適?”面對劉皇帝的說法,劉暘先是這麼答道。
不過,他還是反應過來了,又補充道:“若尚書令過重,莫若授以尚書左丞同平章事?”
這下,劉皇帝沒有繼續開口了,但可以猜測,這就是他的態度了。
當劉皇帝駕臨“趙廬”時,竹廳之內,趙普正袒胸露懷,喝著自然涼茶,搖著蒲扇,在那裡看書。看的不是什麼閒書雜書,而是政論、史冊,都是這些年新編的。
在劉皇帝的時代,對於文化事業的推動,也是下了大力氣的,尤其一些官方的著書,更是有大量的成品。
從《三代史》到《新唐書》,到三代帝王實錄,以及十國世家,以及仍在編修的國史、國家類書。
過去是沒有時間,如今是難得有空,認真地研讀一番。
看得入神,當劉皇帝一行抵達,見到趙普這等形象,都不有愣了一下。而趙普呢,尷尬了那麼一瞬間,迅速反應過來,慌忙起身迎駕告罪。
當然,這點失禮,劉皇帝不會在意,趙普也不會在意,迎奉之餘,趙普也難以掩飾雙目之中的振奮。皇帝與太子親自到這僻野拜訪他,這意味著什麼,趙普豈能不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都不需要多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