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頷首,劉承祐道:“安插了多少人?”
“共計十三人,都是武德司下屬的精兵強將,皆有從軍經歷,五人曾為斥候,兩名探視官能識文斷字,會繪圖!”李崇矩應道。
“你辦事,朕素來放心!”劉承祐邁著從容的步伐,和聲細語地:“盧多遜聰敏、多識,但終究只是個文人。有的事情,他能看到,能做到,但有的事,朕必須得另作安排!”
“另外,要儘量保護好盧多遜!”
“臨行前,臣已特意交待!”李崇矩道。
“好!”
“另有一事,需稟報陛下!”李崇矩表情更加嚴肅了。
“哦?”似乎感受到了一絲不尋常。
迎著質詢的目光,李崇矩沉聲道來:“洛陽上報,留守王晏,處置了一批奸商與犯法勳貴!”
“這個王晏,果然還是想有所作為的啊!”劉承祐一副淡定的模樣,笑道:“如果只是一般獄案,也不足為奇吧,莫非有什麼隱情,還是王晏徇私枉法,打擊報復?”
“王晏從一李姓玉器商人府中,發現了一件秘寶,收入府中!”李崇矩道。
“什麼秘寶,竟能引起武德司眼線的注意?”劉承祐來了點興致,偏頭看向李崇矩。
“疑為傳國玉璽!”
其言落,劉承祐頓時停下了腳步,扭頭盯著李崇矩,凝眉問:“可曾查實?”
“臣已下令,抓緊刺探!只是,此物事關重大,臣不敢有所隱瞞!”李崇矩說。
沉默了一會兒,劉承祐滿臉的疑思。始皇所制傳國玉璽,歷經千年,幾多流轉,最後一次消失在世人的視野,乃是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
石敬瑭建立晉之後,命人制皇帝受命之寶,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為文。後來,石晉滅亡,落入耶律德光之手,欒城之戰後,又為劉承祐所獲。
劉知遠顧念“君臣之義”,自認承襲晉祚,用其為大漢皇帝受命之寶。這些年,劉承祐也下命尋找過傳國玉璽,但都做無用功。近來,他也起過念頭,重製國寶。
如今,意外地從李崇矩口中得知此訊息,頓時就上了心。更重要的,若是王晏真得了玉璽......
“那就先打探清楚吧!”念頭一轉,劉承祐淡定地道:“小心些,左右不過一塊石頭罷了,不要因此驚動了王晏!”
“臣明白!”看皇帝一臉輕鬆、不甚在意的樣子,但李崇矩心頭可緊繃著,鄭重地應道。
“對了,將王晏到任西京後的舉動記錄,給朕調來!”李崇矩退下前,劉承祐又輕輕地吩咐了句。
“是!”
王晏作為西京留守,在武德司那邊,是有資格單獨立檔的。
“王晏......”慢悠悠地朝著崇政殿走去,劉承祐嘴裡輕輕地呢喃著,目光平靜,看不出喜怒。
對於傳國玉璽,劉承祐並沒有那麼迷信,但若是真的找到了,他也不會小看其效用。倒是王晏,他若真得之而不獻,那其用心,可就不能不好生思量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