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漢世祖 > 第176章 雍王

第176章 雍王 (第1/2頁)

飲罷一盞茶,在折、郭二臣的恭送之下,劉承祐離院而去。

待天子走後,兩個人都下意識地鬆了口氣,折從阮向郭榮道:“鳳翔之軍令,就交由郭樞密處置了,軍情如火,戰機易逝,當善囑趙暉及西南諸軍!”

“是!”郭榮恭敬一禮。

折從阮站立堂前,腦海中浮現出皇帝最後的眼神,思及其“述職”的吩咐以及關於折德扆的感慨,不由苦笑著搖搖頭。心中暗定,夜就當修書一封,發往府州,叮囑其子折德扆,收到詔命,勿作拖延,火速來京覲見。

到如今,大漢天下諸州,所有節度、觀察、防禦,都有進京面聖述職的經歷,唯獨你一個折德扆,縱使國丈之尊,女兒受寵,又豈能長久地窩在邊郡州府。於劉承祐而言,態度已成關鍵。

離開樞密院,劉承祐沒有回崇政殿,只是命人,將關於湖南、鳳翔的一些決策通報宰臣,讓中書降制、下命,安排配合。

劉承祐自往秋華殿,看賢妃折娘子。小娘子已有孕七月有餘,說起來,身體也真是好,或者說懷中胎兒命硬,去歲有孕之時,冒著霜寒隨駕南征,還與劉承祐行房歡愉,盡然無恙,一直以來,胎像安好......

夏雨一陣又一陣,伴著一陣霹靂,雨打宮城,敲響著宮牆殿瓦。站在秋華殿前,身上難免沾染上一層雨霧,望著那漫天飄飛的雨滴,劉承祐凝眉,吩咐著:“讓中書傳制沿黃河州府,雨季已至,當提高警惕,加強堤防,以免河決!”

......

相較於東京的陣雨,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兆府,卻是豔陽高照,晴空萬里。

長安以西鄠縣,郊外成片的麥田,已是金黃一片,麥穗飽滿,在夏風掀起的熱浪中搖曳。正值午後,趁著太陽的熱毒稍稍褪去,農民們身處其間,辛勤地收割著,麻利的動作間,透著股緊張。

西面正在打仗,雖然蜀軍一直被朝廷官兵擋著,但實在沒法安心,哪怕沒有的官府的佈告,境內的百姓們也會自主地搶收。前段時間,蜀軍偏師偷襲子午鎮,雖然被節度使宋延渥嚇退,但對京兆周邊的黎庶而言,還是震動頗深。

一隊騎士,轉道荒野,順著麥田邊上土路,緩緩而行,健壯的馬腿,肆意踐踏著礙事的雜草。騎士各個健碩,皆著精甲,武器齊備,顯是銳卒。

領頭的,是兩名少年,皆著錦服,其中一人,著更是貴氣逼人,顯然一行人以其為首。人雖年輕,但面色從容,目光平靜,注意力始終放在側邊那大片已收割過半的麥田。

這名少年,正是大漢雍王、京兆府尹劉承勳。他帶著新婚的吳越小公主,西至京兆,已然有八個多月了,這段時間下來,在關中,並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能夠叱吒風雲,揮斥方遒。

京兆兵事,有姐夫宋延渥處置,民政亦有府下職官負責,他更像一個吉祥物,供在長安,用以安撫軍民,宣示朝廷的王化與權威。

當然,真讓負責軍政實事,以他的閱歷與能力,還不足以應付。就如臨行前劉承祐所交待的那邊,多聽,多看,多學。

不過,在長安的這段時間,他還是過得很充實,並且很自由的。比起約束在開封的王府之內,在長安,除日常讀書、習武之外,時不時地能夠外出巡視奔走,在軍政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此番,他便是主動出城,到鄠縣來,巡視夏收情況。

跟在劉承勳身邊的,除了五十騎護衛之外,便是那名面板黝黑的少年了。其人名叫慕容承泰,是慕容彥超的小兒子,就是因策馬鬧市擾民,被劉承祐發配到關中的跋扈公子。

慕容承泰與劉承勳之間,關係還不錯,到了京兆後,在永興軍中掛了個營校的軍職,不過基本都與劉承勳混在一起。

“我的雍王殿下啊,此間有什麼好看的,就是一干農民收麥,大熱的天,甚是無聊啊!”一路巡過來,慕容承泰有些不耐,忍不住朝劉承勳抱怨道。

“民以食為天,百姓生計之所繫,朝廷稅賦之所在,再無比此事更加嚴肅重大的事情了!”劉承勳則拽出一段顯老氣的話,說道:“太傅也言,我既為京兆府,乃治下之父母,當多體察民情,觀民生......”

“哎,你還真不負小賢王之名啊!”慕容承泰玩笑般地道出劉承勳在京兆闖出的“雅號”。

在長安,以為政寬仁,體恤下情,斷事公允,劉承勳還是賺得了一個好的口碑,當然一切都是在雍王太傅、京兆府判官李崧的輔佐之下。

最新小說: 錦鯉小福寶下凡後,全皇朝爭著寵 鐵十字烈火 穿成將門惡毒假千金她只想苟活 烽火十國 工業革命從仙武大秦開始 草木亦無塵 大周梟士 皇糧哪有軟飯香 我,怎麼可能有很多娘子! 大明:哥,我真的不想當皇帝 農門漁妻種田忙 情絲漸暖九州寒 崇禎欠了我十億兩 宮路難行:誰說當皇后特爽 平漢傳 當上部落首領後發現是在明朝 我在三國搶天下 陳勝的人生推演 大宋最強王爺 我,女帝相父,開局指鹿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