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若想得知真相,甚至都不必詢問當事人,使用萬能的排除法,就可以得到答案。
當然。
有當事人,顯然更好。
對於究竟是誰竟然引出瞭如此聲勢的問題,不只是風雷閣的這名鬥皇,就連星隕閣的那兩名鬥皇,包括其餘六名鬥皇,都是一清二楚的。
只不過,如今的稱呼倒不太正確。
應該說,這些鬥宗,而不是鬥皇。
因此,對於四閣的閣主來講,也就不存在是否爭奪的問題了,更不存在將陸淵扼殺於搖籃之中的可能性。
說句難聽點的話,誰敢出手,雷尊者就敢把責任推到誰的身上,到了那時,面對一位發瘋的八轉鬥尊,尤其還是在鬥尊中比較感情用事的女性鬥尊,滅閣都是最輕的下場了。
機緣再好,也要有命去拿。
更何況,雷尊者又不是瞎子。
上面所說的推卸責任,只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就算把責任推卸成功了,風雷閣在玄衣尊者的眼裡,也失去信譽度了,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因此,不到是不得已的時候,雷尊者是不會採取這種兩敗俱傷的辦法的,該維護陸淵還是會維護。
既然如此。
也就沒什麼爭奪的必要了。
黃泉尊者和劍尊者,最終,都意興闌珊的點點頭,隨後,帶著各自門下的弟子,乘坐各種飛行魔獸,離開了天目山脈,向各自駐紮的地點飛去。
之前提到過。
天目山買周圍有很多城市。
像星隕閣和風雷閣這種,兩個死對頭卻還偏偏選定了同一個駐紮地點,是極其罕見的事。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
主要還是在於距離上的問題……
四閣的總部,距離天目山脈都很遠。
確切的說,但凡天目山脈距離四閣的總部比較近,恐怕,早就被四閣之一開發殆盡了。
四閣的運轉也是需要資源的。
而這麼多的資源需求量,顯然不可能全靠外部採購來維持,滿足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這也能有效防止在兩閣交戰時,其他勢力落井下石,掐斷物資供應,造成非戰之罪。
當然。
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
每個勢力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和不擅長的方面。
哪怕是八大古族,也一樣。
就像藥族擅長煉藥。
而魂族擅長靈魂秘術。
古族則擅長陣法與火系鬥技。
石族則擅長橫練功法。
四閣顯然也有各方面的缺點。
但是,也不一定需要完全彌補。
成為一名六邊形戰士,自然是每個勢力的希望,但是,也並不是說,不成為一名六邊形戰士,就要處處受制於人,在這個修煉界混不下去了。
最鮮明的對比就是雲嵐宗和四閣。
論巔峰狀態下的體積,有云破天在時的雲嵐宗,並不弱於四閣,或許距離星隕閣還有很大的差距,距離萬劍閣和風雷閣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黃泉閣掰掰腕子,還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