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軍隊已擺開陣勢,旌旗招展,矛戟如林,史萬寶目光注視著兩裡外的近三萬五千隋軍,眼中流露出憂慮之色,對方竟然有三萬五千人,其中騎兵兩萬以上,這是他統軍以來的最嚴峻的一次考驗。
史萬寶看了看河東城城頭,城內還有三萬五千唐軍,可惜這三萬五千唐軍不能出來參戰,一旦他們出城參戰,很可能會導致城池陷落。
雖說李神通說會伺機而動,但史萬寶心中卻沒有一點把握,因為在同等兵力的情況下,在曠野作戰中,在騎兵上有著強大的優勢隋軍,不可能會處於下風的。
此時正值晌午,日照當頭。
這是雨後的第一個晴天,太陽格外明亮,在地平線的另一端楊侗早已得到唐軍的訊息,他們選在一次寬闊原野列陣,意圖將他們兵多的特性發揮到極致。三萬五千大軍列成方陣,明晃晃的長槍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生輝,氣勢恢宏。
楊侗看著嚴陣以待的唐援兵,沒有給予對方太多佈置時間,也沒有說什麼戰術打法,只是在萬眾之中高呼道:“將士們…跟我殺過去…”
這話音方落,他已經領著玄甲軍從正面衝殺過去,就如莽夫一般無腦。
阻擊戰就在他如此出乎意料又急切中拉開了序幕。
楊侗的前部分為兩撥,一撥是他親自率領的兩千騎兵,跟在後面的是羅士信為首的三千騎兵,接著的飛羽弓騎同樣一會為二,前面由隨軍將軍張鎮周統領,後面是水天姬!
面對楊侗的突殺,唐軍軍陣的中後方發生了變動,數千弓手移動到了近前,他們麻利的彎弓射箭,在楊侗衝入一箭之地的時候,鬆開了弓弦……
密密麻麻的箭羽如烏雲一般向著楊侗方向壓頂而來,密集強勁。
對於弓襲,楊侗早有應對之法,將披風掛著裂天槊上,猛力轉動,偌大的披風在他狂舞之下,將丈餘之內的箭矢通通抵擋在外。不但保護了自己,身旁的兵卒亦在保護之內。不過他這一手,保護的兵卒終究是在少數。
斗篷範圍之外的將士,依舊受到箭羽的掃射。
好在玄甲軍早有準備,都是人馬披甲,在敵人的第一波箭雨中損失並不多。
玄甲軍素質在這一刻一覽無遺,中箭兵卒並沒有減緩速度,而是一手高抬手臂牽著韁繩,以護腕護著面門,習慣性的將武器含在口中,伸手將箭羽扯斷,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減緩速度。沒有中箭的將士更是衝的更歡:因為大家知道這一波箭羽沒有射到自己是幸運,下一波也許就沒這運氣了。而閃避箭羽的最佳方法不是逃,而是近身!因此個個毫不畏縮、奮勇爭先。
面對隋軍不要命的衝刺,唐軍第二波箭羽來不及射出,楊侗就已經先一步對上他們的槍陣。
槍陣,對全速突擊的騎兵威脅極大!
楊侗在逼近百步的時候,便已獨自躍縱而出。
離弦箭爆發力非常恐怖,百步距離眨眼即到,楊侗向前猛力一撩,系在裂天槊的斗篷捲住了擋在他馬前的十幾柄長槍,馬槊一挑,十數柄長槍脫手而出,往天上衝去。
少了槍尖阻攔,楊侗沒有片刻猶豫的切入敵陣,他沒有如同以往那樣強行撕裂一道口子,而是在正前方左突右殺,將槍陣攪得一塌糊塗。
緊隨他衝刺的騎兵見槍陣已不足給他們造成威脅,倍受鼓舞,加快了衝刺的力度,幾下呼吸的功夫,狠狠地楔入槍陣之中。
弱小!
這是唐軍給楊侗的感覺。
唐軍真的很弱嗎?
完全不然!
楊侗沒有戰術的野蠻戰術,恰好是最高明的戰術……
直接讓唐軍戰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