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大隋是在皇祖父手中變成如今的模樣,但漢武帝也一樣把漢朝搞垮了!既然漢武帝當得了‘武’字,那皇祖父自然也當得起武皇帝!”
執反對意見者,一聽楊侗舉出實際例子,一個個都沒話說了。
“廟號太宗!”
楊侗接著說道:“皇祖父為了更好地控制天下,營造了東都洛陽;為使南北達成人心上的大一統,開鑿南北大運河;在國家建設上,他掘長塹、修馳道、築長城……以上種種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特別是大運河開鑿之後,運河之上千帆橫行其上,南方的絲綢、糧食都能透過運河運到洛陽、長安、涿郡。可以說,沒有運河就沒有大長安和洛陽的繁華!那些說皇祖父是昏君的人,不是鼠目寸光之輩,就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毀謗的別有用心之徒!”
沒有人比楊侗更加清楚京杭大運河在日後所起到的作用,它溝通南北、繁榮經濟,其作用直接到了21世紀。
“所以,為了讓天下人心服口服!在昭告天下時,不僅是尊諡皇祖父為太宗武皇帝,還要拿歷代‘武’帝的功過拿出來……以此證明,皇祖父當得起‘武’皇帝之名!”
說到這兒,楊侗接道:“追諡父王為孝成皇帝,廟號世宗;趙王叔小小年紀,但其孝行卻感天動地、天地動容,追封為孝敬皇帝,廟號仁宗!”
“杲兒!”蕭妃又喜又悲的哭了起來!
韋妃、劉妃、廬江公主、衛鳳舞、水天姬、長孫無垢等女眷聽著蕭妃悲痛的哀泣,無不默默流淚。
楊侗望著眼眶裡也有淚水在打轉的蕭皇后,行禮道:“皇祖母,孫兒決定尊您二位長輩為太皇太后,以東宮太皇太后、南宮太皇太后示區別,您意下如何?”
“侗兒做得非常好,一切依你。”蕭皇后摟著堂妹——蕭妃,輕聲安慰。
蕭皇后明白楊侗的意思,是準備冊封他的母親,才將自己升到太皇太后,只是連蕭妃一併冊封就有些出乎意外,但她只有高興和欣慰,楊侗對蕭妃母子的冊封,這足以證明他重情重孝的一面。
楊侗接道:“二位母親均為太后,以姓氏區分!並追贈姨娘‘仁德’太后!”
如此面面俱到,可謂是皆大歡喜!
“三弟,你的王號也改一改!”
楊侑奇道:“二哥,那我改叫什麼?”
“改叫唐王!李淵那老東西聽了後,臉色肯定很好看。”
“好,那我就當唐王。”楊侑喜道。
眾人先是一愣,接著就是一陣大笑!楊侑現在搶了唐王這個爵位,李淵肯定會氣得吐血。
蕭後目光柔和的看著楊侗,道:“侗兒,那你呢?還有小舞、天姬、無垢!”
“我還是秦王,只要把玄機上將軍,改為天策上將軍就行了!小舞還是秦王妃!天姬是武妃、無垢師姐是賢妃!”
於是當天!
蕭後下詔。
尊楊廣為太宗武皇帝、元德太子楊昭為世宗孝成皇帝、趙王楊昭為仁宗孝敬皇帝……
第二道詔令,尊蕭皇后為東宮太皇太后、蕭妃為南宮太皇太后;太子妃韋蓉、劉妃為太后……
第三道詔令,改封代王楊侑為唐王!追贈兵部尚書楊義臣為靠山王。
至於楊浩、楊懷那兩位天子,自然是不被承認!直接在第四道詔令中定性為偽帝,並從宗籍除名!李淵也被定性為宇文化及式的叛逆份子。
對於楊倓的合理性,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連楊廣、楊杲的葬禮也沒有邀請。邀請,肯定也不會來!與其如此,倒不如留著顏面給他。